海政歌舞團青年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 呂薇
記者:您作為著名的個歌唱家,舞臺經驗非常豐富。從您的角度來看,您認為劇院的哪些性能指標最重要?
呂薇:對歌唱藝術家來說,首先自己要唱好。當然,劇院的硬件設施是非常重要的,歌唱演員感受最深刻的就是音響非常重要。
這涉及到硬件、軟件兩方面,音響設備在技術方面的提高日新月異,這是硬件方面。另一方面是音響師,就是軟件方面。音響師非常重要,如果是我們自己的個人音樂會,那肯定要找到非常棒的音響師,有了這樣的保障之后,自己在臺上的演唱會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因為音響對于演唱來說,它要起到一個優化的作用才好,如果是音響設備不行,或者音響師的技術有待提高的話,對于演唱來說反而是減分了。
我記得國外的很多劇場,因為歷史比較悠久,所以它的音響表現主要是靠純人聲來表現。可能國外欣賞的角度與我們也不同,他們喜歡靜靜的、純粹的人聲的欣賞。在國內,現在還是對音響設備、調試音響的人員是有一定的要求,我們的舞臺建設得實在是太好了,不像國外的舞臺都特別小,它是小而精致,我們很多的舞臺都是大而輝煌,所以必須配置好的設備和非常好的調試人員。
記者:您去過的國內和國外的劇院,那些是印象比較深刻的?
呂薇:國外的劇院我去看的比較多一些,我自己的兩場演唱會一個在米蘭的新斯卡拉歌劇院,另一場在倫敦的哈克尼帝國劇院。這兩個劇院一個是新的一個是舊的,倫敦的這個歷史比較久遠,建造的時候高度比較高,那種歐式的穹頂建筑,本身來說就會形成一個非常天然的聲場效果,所以非常好,我自己唱得也非常輕松,加上我們在國內請的是非常重量級的何彪老師去做音響設計,因此這方面是非常享受的。
在新斯卡拉歌劇院,那是一個很大的歌劇院,縱深非常的深,它有很多的高科技的設備,比如說升降臺等等,所以對音響有非常高的要求。當時我們請的馬欣老師,他是經常做大型晚會,甚至參與到奧運會、亞運會這樣的團隊。每個劇場建造時結構的要求不同,我們也會有不一樣的要求。
在國內的劇場,比方說國家大劇院的幾個廳我都有去演過,對于演員來說,比較過癮的是音樂廳。因為音樂廳是沒有任何音響的輔助設備,我記得當時演的《西游夢》,是一個創新的劇,包括臺詞、包括演唱,都要在沒有麥克的情況下完成。而觀眾反而覺得比較清晰,聽到演員表達的東西比較純粹,非常舒服。
還有一個是在北京音樂廳,也是不帶麥克的演出。作為我個人來說也是越來越喜歡聽那種原聲的、非常純粹的音樂欣賞,因為這樣不會受任何的電子的干擾。當然,你要做到讓大家都很清晰地聽到你的聲音,還是要苦練自己的功力。
呂薇接受中裝新網記者采訪
記者:您對于以后的劇院建設,包括國內的也好,國外的也好,您有什么建議?
呂薇:我覺得功能性還是要分開一些,更加專業化、更加細化一些。因為觀眾有要聽這個類型的,當然你要很純粹;有的年輕觀眾,他們喜歡電子的、搖滾的,那么音響可以做成比較激烈的環境。還有比方說話劇、情景劇,這樣的演出要求可能就不一樣,我覺得國家大劇院在這方面應該算是全國的楷模,也要比國外很多的劇院有優勢:一個是本身綜合功能特別強,再有很多功能性的廳分得很清楚。
個人簡介:
出生于中國江南水鄉——浙江杭州的呂薇,是當今國內外音樂界享有盛譽的著名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她以其清雅的外表、古典的氣質、甜美的歌聲贏得了大眾的喜愛。在她的藝術生涯里,多次參加中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春節歌舞晚會、元宵晚會、中秋晚會,并多次赴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德國、意大利等國訪問演出,頻頻在各大綜藝節目、訪談節目中亮相,使呂薇成為家喻戶曉明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