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易進:40歲回歸設計 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有意義
來源:中裝新網 時間:2018-11-09 16:39:14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10月16日,2018第二屆CBDA中國軟裝陳設藝術節暨2018中國軟裝陳設藝術高峰論壇在城外誠DXD北京設計互聯中心隆重舉辦。來自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室內設計師、軟裝設計師、家具設計師、設計院校、高端品牌、權威媒體等權威代表500余人共同參與了此次活動。
在2018第二屆CBDA中國軟裝陳設藝術節上記者專門采訪了馮易進先生。
馮易進
易百國際設計連鎖企業董事長&室內設計師
他為諸多明星和上市老總設計高端豪宅
CCTV2中央電視臺《交換空間》上榜設計師
北京衛視《暖暖的新家》改造節目連續三季特邀明星設計師
河南衛視《愛家的諾言》空間裝修改造設計師
2009年獲得搜狐明星設計大賽浙江賽區冠軍全國銀獎
2010《現代雜志》星榜杯中國十大80后設計師
11年12年獲金堂獎別墅類、住宅公寓優秀作品獎
2017年度中國CBDA授予青年設計之家稱號
2018中國日本IDPA國籍設計先鋒人物大獎
他說唯有把熱愛排在第一位才能做好設計,他從3000元設計師創業白手起家,勵志的創業故事和觀點文章在業界不斷被傳播,深受廣大同行喜歡也頗受爭議。他的觀點和作品引起搜狐工作人員的注意,特邀參加2008年搜狐焦點明星設計大賽,不負眾望的他獲得了浙江省冠軍,并代表全省唯一一人前往北京全國總決賽。一炮而紅的他更加珍惜舞臺上的機會。第二年他的作品再次上榜中央電視臺CCTV2《交換空間》,更被《現代裝飾》雜志評選為十大80后設計師,新浪、搜狐、鳳凰網、太平洋家居等各大媒體收錄作品。他擁有自己的獨立的新浪微博認證粉絲會,連續十年來,每年在各大城市舉辦個人演講會,深受廣大行業朋友喜歡和媒體的青睞,一個喜歡設計分享創業的正能量的設計師。
他創立的易百裝飾,是全國設計師共創品牌。致力服務青年設計師創業夢想,品牌輻射全國23個省100座城市150家品牌加盟公司有2000名設計師共同創業。2018年易百升級為國際設計新加坡精工,由意大利國際大師“法比奧.羅特拉”任設計顧問,米蘭籍設計師Davide Pasini任設計指導,品牌創始人馮易進攜手國內頂級設計團隊研發“產品化設計”讓全國公司設計品質和版本同步化,讓好設計可以服務大眾民生,改善居住環境。他始終要為打造國際化品牌的裝飾企業,努力著、奮斗著、堅持著……
以下為采訪實錄
記者:近期有哪些發展計劃,能否透露一下。
馮易進:我在30歲之前大部分時間是放在做管理上,因為在中國做設計,管理工作會占用很多精力。在經歷了這么多年以后,我越來越想回來做設計。有一篇文章的標題叫《30歲創業,40歲設計》,跟我的時間軌跡差不多,明年我就40歲了,這么多年工作和生活讓我有很多感悟,也是時候回來安心做設計了。
設計師這個職業在思想上比較自由,是我最初就想要追尋的;從事設計公司的管理,更多的是要考慮公司應該走什么樣的方向。我現在想做得更純粹一點,還是回歸做設計。
記者:您前不久參加“暖暖的新家”節目的錄制,這是回歸設計的前奏嗎?
馮易進:是的,但是做“暖暖的新家”的時候還沒有進入到心無旁騖的狀態,所以現在想起來感覺有些特別的遺憾——如果作為設計師全心地投入到作品中,那么這個作品跟現在想要表達的東西完全不一樣的。
《暖暖的新家》馮易進作品《歲月》重新點燃了業主對生活的渴望
記者:如果完全回歸設計,公司的管理工作怎么處理?
馮易進:公司方面,我希望公司的發展能更健康,而不要去追求規模。我們有時候追求把公司做大,盲目追求規模做得很大的時候,反而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我覺得公司的發展應該偏向順其自然,就是少一點營銷,只要把設計做得純粹、把客戶服務得更好,實際上公司的發展會更加穩定。所以我覺得有時候在公司管理上插手越多,那種滯澀的感覺就越強;當你把設計做好,把工作做好的時候,公司的發展自然會水到渠成。
記者:在設計方面,今年有具體的規劃、方案或者想法嗎?
馮易進:我現在很希望能夠打造出好的作品,令自己覺得很喜歡的作品,我自己也在尋找好的客戶資源,因為在國內做設計,能做出好作品的機會基本上是掌握在甲方手上的。我們現在這個年齡的設計師,同以前相比思想更成熟,話語權也更多一些,出好作品的機率更高,所以要好好珍惜這樣的機會。
記者:那您現在主要做什么類型?
馮易進:我們現在主要家裝、別墅、會所,酒店我們也要嘗試。只要跟設計有關的,我們都有興趣。我覺得家裝作品可塑性比較強,坦白講,我特別想做能讓我獲得大家認可的設計,希望自己給自己能留下一些作品——對于設計師這個職業來說,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做出好的作品。
記者:對于當前設計行業中,設計師的收費走向您如何判斷?
馮易進:國內肯定是我第一個提出來設計費不會往上走,只會往下走的人。我覺得設計費不是全部,一個項目除了設計費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費用,因此不用把設計費看得過重,我覺得是這樣。當然,免費是不行的,就我個人來講,我是希望以后能夠遇到出好作品的機會,設計費是放在第二項考慮的。
記者:重新回歸設計工作之后會不會還像最初做設計的時候那樣加班加點?
馮易進:我覺得那種全神貫注、加班加點的狀態反而是我最向往的,在我看來做管理的人是最最辛苦的,也是最累心的,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如果能夠只做設計不管其他事情,那設計工作對我來說就是一種享受,根本不會覺得累,就跟畫畫一樣,是一種消遣,是一種修行。我覺得是這樣的,設計工作對我來說其實是在不斷地探索,是自己跟自己進行一種有效地溝通,是自己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一種設計。
記者:現在很多設計師陷在一個“怪圈”,他自己非常辛苦,非常累,還收獲不多,迷失了設計真正的價值和含義了,行業里這種情況好像很普遍。
馮易進:這種情況其實我也經歷過,當時可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看別人在做什么自己也跟著做,其實是糊里糊涂地度過自己的人生。在40歲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想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同時是能讓自己感到快樂的,那種努力我覺得是有效的。如果是自己努力在做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我覺得是沒有意義的。
馮易進最新作品表現前沿國際的簡約氣質
記者:您能不能給未來想從事設計工作的年輕人一點意見和建議?
馮易進:我覺得一定要專一地做一件事情,不要因為羨慕其他人就去走不熟悉的路,那可能會讓自己頭破血流。所有的成功都來自不斷地積累,做好自己,把熱愛排在第一位,你才能做好這個職業。
記者:您認為軟裝和室內設計是怎樣一個關系?您覺得軟裝行業今后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馮易進:我們跟國外設計師在一起聊天的時候,他們說在國外叫室內設計,不知道為什么到中國要分成硬裝和軟裝,我認為這個軟裝跟硬裝,就像今天梁老師說的,應該是軟硬兼施,是在一起的。只是我們現在很多設計師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所以他只做了“硬”的部分,“軟”的部分可能是客戶不太認可,或者說沒有得到重視,就把它丟掉了。現在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軟裝又開始受到重視,這是跟時代的發展是有關系的。我覺得今后軟裝一定會得到更大的發展,因為精裝修來了,所有業主對設計這件事情的接受已經不再那么難,而且都見過很多的設計風格,平面格局可能不太需要設計師做很多改變,在軟裝上反而需要設計師下點功夫。
記者:那您對公司未來的發展上有沒有什么想法?
馮易進:我們現在的設計資質可以承接全案設計的家裝,我也是希望以后公司業務能往這個方向上推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利潤率,讓公司有一個好的業績。
我們的全案設計就是全包,設計師的收費會有一個合理的標準;另外一個我們也會往酒店、會所方向尋求突破,因為這些項目的軟裝會更加的重要。
記者:那您會為了酒店、會所這些類別專門成立設計團隊嗎?
馮易進:會的,我自己會帶頭,有一個意大利的設計師團隊做我們的設計顧問,所以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有特別好的力量,有專人去替我們研究營銷和設計的標準,我們只需要把設計做好。
馮易進最新作品《情迷曼哈頓》
記者:您近期有沒有滿意的設計案例跟我們分享一下。
馮易進:近期我們做了杭州和長沙的一些別墅,在做這些設計的時候我特別喜歡做的比較簡單,偏白色,很現代感。智能家居得到了一些提倡,軟裝得到了一些發揮,很多墻面基本上都是白色的墻,我都沒有改變它。我覺得能夠讓人看到就是最理性的一種設計,就是跟我們生活有用的我留下來,沒有用的,花哨的,覺得沒必要的,那就不是設計,不要為了設計而設計,就把那些東西丟掉,我覺得做這樣的設計跟國際很多設計是接軌的,覺得這樣的設計是正確的。
記者:近幾年建筑市場整體比較低迷,你針對現在這種環境有哪些應對措施?
馮易進:我覺得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專業,就是你要有活下來的能耐。也不一定要大筆的投入要做哪個事情,我覺得先停下來先想一想,先觀察這個時代人的想法跟住的需求。對我來說,裝修房子這件事情其實是一個產品。一部手機用一年或者兩年,一輛車可能五年,最多十年,但是房子的話有可能是一輩子。我覺得我們更像是產品設計師,要站在產品設計的思維去考慮室內設計,燈光、智能家居和軟裝等等,這樣一系列地去考慮。而不是停留在以前材料的應用上而已,需要思維上的改變。
記者:好的,謝謝您接受我的采訪。
-
王耀:滿足客戶的客戶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裝飾設計企業應該如何應對?作為設計院的領導,如何引導職場新人快速適應崗位
- 張展翼:平衡設計中的邏輯和非邏輯
- 劉亞濱:青春一路狂飆
- 設計師高媛:沒有完美的設計,都有不同的遺憾
- 優秀指導老師專訪 | 從選手到導師 周夢琪的“中裝杯”之路
- 中裝新網專訪 | 蔣燕微:用熱愛,譜寫設計的每個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設計未來也許更多是經驗和軟件的結合
- 鴻樣設計鄭惠心:創造多方共贏的互動空間
- 南通裝飾設計院秦嶺:成功的設計創意是實現得了的!
- 蔣繆奕:豪宅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
什么是設計師的成本與價值
近日,《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大眾對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個有
LINKS
中國室內設計與裝飾網 | designboom設計邦 | 新華網 | 中國建筑新聞網 | 搜房家居網 | 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 | 中裝設計培訓 | 鳳凰家居 | 中國建筑與室內設計師網 | 中國網建設頻道 | 筑龍建筑設計網 | 視覺同盟 | 湖南室內設計師協會 | 城視窗 | 中裝協設計網 | 非常設計師網 | 新家優裝 | 行走吧,媒體團! | 新疆室內設計聯盟 | YANG設計集團 | 中式設計 | 大宅國際別墅裝修設計 | 四合茗苑中式裝修 | 設計王DesignWant?&?住宅美學Living&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