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泉:設計的尺度
來源:中裝新網 時間:2013-06-18 13:59:59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問答篇:
中裝新網:您的設計理念是什么,靈感來源于哪里?
王文泉:我的設計理念真的是四個字:天人合一。
所謂天人合一就是人居的環境應該符合天道、地道、人道。天道包括冬、夏、寒、暑四時運行的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地道可能就是山、水、河流以及周圍環境相互協調的關系;人道是對人的生活方式最深入的一個理解。
簡單地說,靈感根源于熱愛。很難想象一個對室內設計不熱愛的,只是為了養家糊口的人,他能產生設計靈感。當然熱愛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廣泛地學習。我在過去的兩三年一直有讀書的習慣,毫不夸張地說,每天要看四五本書。很多人覺得這樣的閱讀量,閱讀的速度非常快。我不但閱讀室內設計的書籍,像想歷史、文化、地理、戲劇等書籍也在我的閱讀范圍之內。“轉益多師是我師”,我覺得靈感來源于方方面面,哪怕是一個電影畫面,昨天我在飛機上看《十二生肖》,里面有很多空間給了我不同程度的靈感,地窖的空間、收藏室的空間,讓人產生一種創作的沖動。類似這些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使一個愿意接受的心靈,產生火花,很容易灌注到設計師所要創造的空間之內。
靈感枯竭
“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我也有搜腸刮肚,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況。但是這種情況比較少。一個設計師靈感的來源往往在于自己存量的多少,即他的人生閱歷的多少、眼界的寬廣程度。
中裝新網:對于室內設計風水學,您也比較有研究,在您的心目中怎樣的設計才好的作品?
王文泉:從產生興趣到現在,對風水的研究已有十年之久,期間我也曾寫過風水方面的書籍。風水最直接的外在形式就是氣。設計出好的空間結構之后,風水規劃合理,“聚而不散, 行而有止”。室內是一個藏風聚氣的空間,這樣你感覺到處處精神愉快。如果規劃得不太合理,會有閉塞或氣流停滯的感覺。這是其外在形式,內在是通過室內格局的相互關系以及室內外方位結合所造就的結果。
除室內設計的中宮位以外有八個方位。方位存在的理論基礎是在地球上所處的位置,我們現在處于北半球,我國的東部。講究萬物負陰而抱陽,北高南低,或者西高東低。所以說催財,旺財有獨特的位置。這可以說是幾千年摸索到的一個規律,并且得到驗證。以《易經》為例,可以說“人更三圣,事立三古”。《易經》是闡述風水的理論依據。從河圖洛書到伏羲演先天八卦周文王演后天八卦再到孔子作《易傳》,這三個文化偉人。對易經做了一個闡述。
中裝新網:一直做類似的項目,會不會有重復的感覺?您怎樣讓自己設計的這些類型相似的項目都有著獨特的生命力?
王文泉:其實這個問題,我曾經和一些客戶探討過。目前為止,我設計的別墅有三百多套,基本山每年做十七八套套,很多客戶也發現我做的別墅設計,沒有一套相似更不存在完全相同。
因為客戶的空間未必完全一樣,更關鍵的是每個客戶都有自己獨特的經歷、獨特的審美視角以及每個客戶都能激發我獨特的設計靈感和創作欲望。我曾為一些軍政界人士做過設計,感觸最深的是他們對儒家文化的理解、以及中國所倡導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理念的深刻認知。我也曾為一些商務人士、演藝界明星、文化名人做過設計。
中裝新網:您曾為莫言、陶紅、孫鳳武等名人做過設計,您覺得他們和一般業主的要求有何不同?為他們設計時,您是否會有特別的考慮?
王文泉:最近兩年為唐國強和許晴設計過,唐國強在北京的一套約一千平方米的別墅,許晴在承德的一個四合院。之所以為他們做設計,首先是被他們所飾演的角色打動。據說唐國強迄今為止扮演過二十多個皇帝,在二十多部影視劇中飾演過毛澤東。當然這并不是我想強調的,我想說的是他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為他設計時,我澎湃著一種強大的文化動力,我設計出的空間使他感覺與他的文化底蘊非常契合,95%以上的設計得到實現。
中裝新網:從事別墅設計多年,您對設計風格、材料等方面有沒有特別的偏好,為什么?
王文泉:從數量來講,歐式居多。近兩年設計比較多的是歐式新古典、新歐式、法式,也為一些演藝界的明星設計過中式風格空間。
相對來說,歐式風格的文化淵源比較深厚。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近年來流行大都會風格、美式風格、托斯卡納風格以及東南亞風格,這些我也曾經嘗試做過,他們共同的特點是文化淵源比較短。美國曾是英屬殖民地,建國大概只有幾百年,室內裝飾設計從移植、派生英式維多利亞風格開始,再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歐式風格是一個寬泛的感念。從外觀結構而言,近年來法式風格——路易十四巴洛克風格我做的相對更多一些。
最近,手繪的油畫、教堂玻璃等之類的裝飾和材料,我用的比較多。這類材料在表現進深感、光感及塑造精神空間等方面有獨特的優勢。你可以想象,陽光通過教堂玻璃投在地面上五顏六色(很多教堂是玫瑰窗),光怪陸離的斑駁光影,使人感到靈魂的升華。
中裝新網:和客戶打交道有什么技巧嗎?
王文泉:我覺得最主要的是心態。目前而言,北京的很多設計師是營銷型的。更多的時候,他們都在用一種營銷技巧或者說成功學的理念武裝自己,以和客戶簽約作為成功的標志。這和我的堅持有所區別。我和客戶打交道,一方面是客戶在選擇我,另一方面是我在選擇客戶。客戶的文化底蘊、對空間的理念是否和我契合,決定了我是否能承接這個設計。所以和客戶打交道時,我比較從容,一般會先展示自己以往的作品,看能否打動客戶,并找到彼此的共同點。有共同合作的基礎,我才會承接這個項目。
中裝新網:作為中國最早的完整家居倡導者之一,請您詳細解釋下完整家居的理念,是什么樣的機緣使您接觸并堅持這一理念的?
王文泉:所謂完整家居,我在法國留學三年。像法國的香榭麗舍、奧地利的美泉宮等,是如此的渾然一體。外國設計大師在建造房子的時候,將壁爐的煙道、窗簾的軌道、燈的位置都考慮得非常到位,包括掛什么畫,用什么窗簾,擺放什么裝飾品——也有一些中式的青花瓷,以及其他異國他鄉的物件,都考慮到了。這和國內“走一步看一步”式的設計有很大區別,這是促使我倡導完整家居的一個原因。
我無法完全改變行業現狀,我現在能做到的就是為客戶設計方案時盡量考慮周全,考慮到客戶入住后的情況。那怕是雨傘、手杖、首飾等放置的位置,都在我的腦海中有一個清晰的規劃。再一步一步完美的執行、實現。我認為這樣的設計才是一個完整的、有血有肉的室內空間或建筑空間。
中裝新網:您工作中的壓力來源于哪?是怎樣調整的?
王文泉:說實在的,室內設計師是辛苦的職業,因為它不但需要人投入自己的體力、精力,還要灌注自己的情感。沒有情感的空間冷漠乏味,更不能給人帶來更多的感動。
其實我覺得設計師有時候更像一個演員,首先他在用自己的體力進行外在行動,其次還要傾注自己的感情,以此來塑造一個有靈魂的空間。
其實我覺得自己比較幸運。我感覺自己每天都在一種詩意中生活、創造,這種詩意很多時候來源于自己對空間的一種感動。
當然,也有壓力。往往是解決客戶的難題時產生的。客觀來講每個建筑都有缺陷,也可能是建筑最初的規劃不合理。而改造又需要相當大的成本,有的客戶可能不愿意支付,即使是實現一種更完美的效果。所以設計師就需要有一些更為奇思妙想的方案,使客戶做一些妥協。
客觀來講,每個建筑都有他的缺陷,也可能是建筑在規劃是不合理,他的改變又需要相當的成本,有的客戶可能不太愿意做這么大的付出,來實現一種更完美的效果。所以就需要我們有一些更加奇思妙想的方案,使客戶做一些妥協。實際來說,在冥思苦想中,我會產生更大的創作火花。
中裝新網:方便的話可以談談您的家庭嗎?您覺得您的工作對您的家庭和生活有什么影響?
王文泉:實事求是地說,我在家的機會比較少。有時被靈感所感召,會通宵在公司加班。雖然這種情況不是太多,但是對我的家庭生活會有一定的影響。我很少在家做飯,一般都是我太太做飯。
我有一個6歲的女兒,有一次,她睡覺說夢話:“媽媽,爸爸怎么還不回來?”說了兩三遍。讓我覺得非常內疚。
我的家是我自己設計,有點夢幻感、科技感。客廳有個像在太空中一樣的旋窗,通過玻璃可以看到遠處的環形山,使人有種置身于星球的感覺。很小的設計,貴在以小見大,給人全新的體驗。
中裝新網:給大家介紹下您的愛好,這些愛好對你的工作是否產生了哪些幫助?
王文泉:西方國家一般認為酒神是靈感的來源。我留學的地方——波爾多,是法國五大酒鄉之一。我也不自覺地養成喝紅酒的習慣。我覺得品酒時對人生的品味會更多一些。品酒的過程就像是經歷了一個靈魂的穿梭,它可能使你回答童年、少年,可能使你重回剛剛失去的一段感情中,可能進入到自己過去看過的戲劇中——在他人的人生中品味自己的生活。
-
王耀:滿足客戶的客戶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裝飾設計企業應該如何應對?作為設計院的領導,如何引導職場新人快速適應崗位
- 張展翼:平衡設計中的邏輯和非邏輯
- 劉亞濱:青春一路狂飆
- 設計師高媛:沒有完美的設計,都有不同的遺憾
- 優秀指導老師專訪 | 從選手到導師 周夢琪的“中裝杯”之路
- 中裝新網專訪 | 蔣燕微:用熱愛,譜寫設計的每個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設計未來也許更多是經驗和軟件的結合
- 鴻樣設計鄭惠心:創造多方共贏的互動空間
- 南通裝飾設計院秦嶺:成功的設計創意是實現得了的!
- 蔣繆奕:豪宅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
什么是設計師的成本與價值
近日,《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大眾對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個有
LINKS
中國室內設計與裝飾網 | designboom設計邦 | 新華網 | 中國建筑新聞網 | 搜房家居網 | 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 | 中裝設計培訓 | 鳳凰家居 | 中國建筑與室內設計師網 | 中國網建設頻道 | 筑龍建筑設計網 | 視覺同盟 | 湖南室內設計師協會 | 城視窗 | 中裝協設計網 | 非常設計師網 | 新家優裝 | 行走吧,媒體團! | 新疆室內設計聯盟 | YANG設計集團 | 中式設計 | 大宅國際別墅裝修設計 | 四合茗苑中式裝修 | 設計王DesignWant?&?住宅美學Living&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