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雨風:樣板房 一個理想落地的純設計
來源:中華建筑報 作者:馬生泓 時間:2012-03-23 16:08:16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室內設計師賈雨風和幾個合伙人的公司不大,但也經營了10年的時間。“也許是我們幾個對設計的認識有點清高吧。”賈雨風說,“所以這些年來大部分的設計類型都是開發商的售樓處和樣板間。”
但從量上來看,即使是在房地產開發和銷售火熱的時期,售樓處和樣板間的數量也不見得有多大,更何況這兩年國家對房地產行業加大了政策調整力度,這對他們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正因為售樓處和樣板間的少和小,反而更好地發揮了設計的專長,而設計的本質也被更好地體現出來。”
盡管如此,賈雨風還是很懷念曾經給某家人做的別墅室內設計。在那3年里,項目不緊不慢地進行著,無論施工者還是設計師都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悠然地做事,該做的時候做,該停的時候停,業主很少干涉他們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業主似乎永遠有時間,隨叫隨到地來和項目的參與者一起討論問題。
記者:當初為什么選擇了售樓處和樣板間這個方向?
賈雨風:我們幾個合伙人都是愿意專門做設計的,公司業務也是以設計為主,而樣板間的設計類型正好契合純設計的本質,以定制為主。定制是什么概念?就是說,我們的設計在市場上買不到,包括家居配飾這些軟裝飾物品,甚至是地磚、地毯等。只要業主要求高,并且愿意花費足夠的費用在這些物品上,設計都可以做到獨一無二。
記者:盡管如此,但對一家以設計為生的公司來說,設計不能產品化,這對后續的發展無疑是很大的局限。
賈雨風:這確實局限了公司的發展。有一些人,比如我們幾個合伙人,對設計的所想就是,最終的作品是按自己的想法實現的,追求某種設計的情感,因此忽略了經濟利益。那如何找到心理的平衡點呢?比如一塊地毯,從市場買來的和自己設計的,我們對它的情感截然不同:買來的,可能無所謂,就是一個物品;而如果是自己畫的圖紙,在圖案和顏色上傾注了情感,通過和加工商溝通后再被生產出來,僅此一塊,并被認可,你會感覺很滿足。這多少有些像藝術家的創作,比較自我,藝術情結濃厚。
如果公司做樣板房這種類型的設計,團隊得有默契。再說,這種類型的設計,與其他類型的建筑室內設計相比,費用更高,每平方米在600元到1000元之間。給這樣的設計費,對業主而言也是物有所值,設計師投入的精力會很大,精細地對待每一件物品、每一個角落、每一處空間。比如500平方米的樣板間的設計,需要6到8個設計師2個月的時間。
在這2個月的時間里,設計師所做的事情包括室內空間設計和布局、飾品陳設、燈具、家具的設計,然后是地毯、窗簾和布藝的設計等。因為是樣板間,所以只要是里面的東西,設計師都會一一設計,甚至小到衛生間的手紙,都得注意花色、長短和材質。
記者:一個可以說“曇花一現”的消費品——手紙,為什么還要有那么多的講究?
賈雨風:樣板間是要給未來潛在的使用者看的,在某種程度上,設計師起到的是引導生活的作用,樣板間的一切就有可能是某些人用一輩子的積蓄買來的家的理想。
就拿衛生間臺面上擺的杯子、皂盒、牙刷等小物品來說,也得講究整體性和特色。設計師在設計衛生間的時候有主色調,再輔以其他顏色,配色的時候,墻面磚、地面磚、吊頂、馬桶、浴巾、毛巾、牙刷都在這個色系里,甚至牙刷桿的顏色都要注意與整個色系步調一致,不能有太“跳”的顏色突出來。
手紙當然不是室內設計師設計的,之所以要注意它,是因為設計是要關注到角角落落的,細節的部分更能體現設計的精細以及設計師對一個空間的理解和詮釋。
記者:樣板房是給人看的,但畢竟眾口難調,設計師怎么保證你的設計就是大部分人所喜歡的?
賈雨風:這就要找共性。要把配飾做得很細致,除了從色調、造型方面找獨特外,還要注意這樣做對大部分人來說是不是容易接受。例如,紅配綠,很多人憑直覺認為不好看,但大自然中紅花配綠葉不是也很好看嗎?類似這樣的問題,要看設計如何做到融合。即在樣板間的設計上,要做到設計師的審美既來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符合大眾的消費心理。
我們一直在強調,樣板間是給買房的人看的,設計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買房人的選擇,所以在這個類型上,設計師還要根據項目的建筑設計和訴求方向來確定樣板間的內部設計風格。風格是個大類,在這些大方向上,設計會有個性的東西彰顯其間,當然也得是大家所容易接受的個性。一般的房地產產品并不是針對某一特定人群的,這點設計師一定要明白。
當然,對設計的定位一定是關照人群的,某些群體的消費習慣和層次決定了設計的框架。北京懷柔中影基地旁邊有個叫香水城的小區,它是為某一個人群而建的,就是那些時常在此地工作的影視工作者。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有幾乎共通或相似的消費喜好。在對此群體作了分析后,我們決定樣板間的設計風格要凸顯群體特征,完全和建筑風格不搭——鋼筋混凝土裸露著,不做任何修飾,老電影海報、老攝影機和攝影器材做配飾,空間留有錄音室和暗房部分,這些都是這個群體需要的。
風格定位在整體上是要協調的,設計師首先要清楚消費人群的特征和生活、工作習慣,其次在風格的整體性不被破壞的情況下,要適當有一些設計的創新。
風格是歷史的沉淀,之所以流傳也是因為的確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永遠的風格,加上一點創新,在我看來這對設計不是什么不好的影響。把某個國家和地區的建筑風格移植到另外的國家和地區,完全沒有多大的問題。現在,什么都在全球化,溝通非常便捷,做一些風格的拷貝和改良,沒有什么不好。龍湖地產把地中海風格拷貝到了北京,非常成功;中海地產拷貝了安德魯斯風格后,房子很好賣,除了空氣質量拷貝不來以外,從其他方面都能感受到異國風情,不出國門就能體會到他國生活。
所以,在樣板間的設計上,我也不排斥風格拷貝,有時甚至刻意做一些風格拷貝的設計,當然也要稍微融入一些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和審美。
有人說設計的基本就是抄襲,問題的要點是,要看抄襲的點是不是把握得好,是不是符合使用人群的消費習慣。韓國人就抄襲得很好,把我們國家漢代的一些東西取其精華地拿走了,不清楚的人還以為那些東西本來就是韓國的。
-
王耀:滿足客戶的客戶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裝飾設計企業應該如何應對?作為設計院的領導,如何引導職場新人快速適應崗位
- 張展翼:平衡設計中的邏輯和非邏輯
- 劉亞濱:青春一路狂飆
- 設計師高媛:沒有完美的設計,都有不同的遺憾
- 優秀指導老師專訪 | 從選手到導師 周夢琪的“中裝杯”之路
- 中裝新網專訪 | 蔣燕微:用熱愛,譜寫設計的每個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設計未來也許更多是經驗和軟件的結合
- 鴻樣設計鄭惠心:創造多方共贏的互動空間
- 南通裝飾設計院秦嶺:成功的設計創意是實現得了的!
- 蔣繆奕:豪宅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
什么是設計師的成本與價值
近日,《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大眾對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個有
LINKS
中國室內設計與裝飾網 | designboom設計邦 | 新華網 | 中國建筑新聞網 | 搜房家居網 | 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 | 中裝設計培訓 | 鳳凰家居 | 中國建筑與室內設計師網 | 中國網建設頻道 | 筑龍建筑設計網 | 視覺同盟 | 湖南室內設計師協會 | 城視窗 | 中裝協設計網 | 非常設計師網 | 新家優裝 | 行走吧,媒體團! | 新疆室內設計聯盟 | YANG設計集團 | 中式設計 | 大宅國際別墅裝修設計 | 四合茗苑中式裝修 | 設計王DesignWant?&?住宅美學Living&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