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室內設計的上下延伸
來源:中華建筑報 作者:馬生泓 時間:2012-03-22 16:41:31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我們所受的限制,只是因為研究不夠
在建筑的建造過程中,以前的普遍做法是,室內設計在相關專業完全完成后才介入建筑,由此產生較多不該出現的問題。作為最后一個進入建筑的專業,室內設計的地位顯得有些尷尬,而室內設計師的話語權也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圍內,因此有人說,室內設計師是被普遍忽視的人群。
張波并不認同,他說:“一般情況下,室內設計的收費要遠高于建筑設計,而室內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人服務。目前出現的延伸設計已經表明,室內設計師有能力在建造過程中拓展設計領域,同樣可以成為總控設計師。”
記者:從我們的談話中,我感覺您對室內設計的行業現狀還是相當滿意的。
張波:從目前看,這個行業對我而言,還不錯。建筑物到了裝修完畢“交鑰匙”階段,才是建筑設計的結束。我認為室內設計是畫句號的,所以我選擇走到畫句號的位置上。
記者:您為什么從建筑設計轉到室內設計?
張波:早年,我做建筑設計的同時,一直也在做室內設計,比較多的是酒店的大堂、公共建筑的開敞空間設計。1999年的建國50年成就展,我的作品在包括港澳等全國12家設計單位競標中中標,展覽結束后,又被評為優秀設計獎。這畢竟是國家級的項目,又評了優秀設計獎,充分肯定了我的室內設計能力。2000年我又做了申奧公共展示設計,建設部展覽大廈室內設計工程,我的方案也中標了。從此,我做室內設計越來越多,直到現在一直再沒離開過室內設計。
記者:現在你這個團隊主要做什么類型設計?
張波:我們這個團隊專業較多,涵蓋建筑方案、室內、景觀、動畫和平面等,所以我要求每一個人都要跨界,比如說你學建筑的,要么學點景觀,要么學點室內;學室內的,要學點景觀或者建筑。我要求一個人跨兩到三個專業,從一開始就培養做方案的綜合考慮能力。一開始可能不明顯,入手也較為吃力,不過經歷幾個大項目,培養出來的人都是可以做項目負責人的。雖然過程比較辛苦,但是我們都覺得值得。
記者:承接的項目以哪個類型為主?
張波:我們因為比較全面,往往接手一個項目后又引出好幾個,比如我們接室內的時候,往往就把建筑、景觀園林等全含進來了。甲方也覺得全給我們比較省心,一個是項目做出來顯得整體,是一個作品,再有就是綜合考慮能節省很多不必要的過程,如更改的時間和費用,省力又節省造價,何樂而不為。
記者:以室內為切入點,然后延伸?
張波:對,但是我們的切入點不只室內,建筑方案、室內、景觀都可以是我們項目的切入點。比如說會所,開發商說:“我愿意請你們來做方案,從建筑外觀到周邊環境以及將來使用的室內空間,交給你我就放心了,不會有浪費”。
記者:從業20年來,您感覺室內設計有沒有受到過一些限制?
張波:跟香港的一些比較優秀的設計師比起來,我們對材料、工藝方面進行專門研究的人比較少,材料上我們生產不出來,工藝上我們比較落后。
如果我們先知道最新的材料,設計師就能夠做出令別的國家的設計師眼前一亮的設計來。國外的設計為什么有創意,因為他們使用了最新的材料。我們現在是學別人怎么用材料,對此作研究的人員也比較少。新材料的首先應用對設計來說牽扯很大,我們在這方面太欠缺。
記者:現在室內設計師大部分在裝飾公司就職,企業是面對市場的,要讓企業里的設計人員來作研究,好像不太現實?
張波:有這個問題。這些企業科研經費比較少,在市場化的過程中,專項使用的這筆費用沒有。我相信有一些單位會有這方面的考慮,會給自己特意研究生產一些新的材料,或者研究出新的施工工藝,這樣能為企業減少成本。特別對施工企業而言,做二次設計就意味著節約成本。
記者:為什么香港的設計師能做這樣的研究?
張波:他們競爭激烈、任務少、周期長、有時間去研究,可以把這些做得很細,美國設計師也是這樣。有些媒體批評國內的設計做得比較粗略,我感覺有的時候設計師也是給逼的。設計師都希望做得完善,但是時間不夠或者是甲方的意圖比較強硬,這無疑就會影響設計的結果。
記者:研究不夠,您認為有解決的方法嗎?
張波:鼓勵企業為行業做貢獻,從政策上鼓勵企業搞科研課題。受鼓勵,也是與企業的效益有關系的,通過改善工藝就能節約成本,節約本身就是一種綠色環保的表現,也能得到業主的承認。
記者:為什么室內設計沒有較大型的設計院?
張波:室內設計受個人偏好影響較大,被認為安全系數問題不是很大,除了公共建筑受到國家的監控,個人喜好造成了分散、不明確的現狀,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
記者:您怎么看待室內設計的趨勢?
張波:很明顯的趨勢是,設計人員會被分出層次來,項目會分出精品、非精品,這應該是很明顯的走向。
無論個人意愿在室內設計中的表現如何強烈,設計也要做到高品質。有一些設計師能做高品質的,有的就做一般品質的,還有設計師可做一些對品質要求不高的。與10年前相比,現在室內設計有一定的方向性,這跟公眾的認識度有關系,這10年中國的室內設計行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更精細化了。
-
王耀:滿足客戶的客戶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裝飾設計企業應該如何應對?作為設計院的領導,如何引導職場新人快速適應崗位
- 張展翼:平衡設計中的邏輯和非邏輯
- 劉亞濱:青春一路狂飆
- 設計師高媛:沒有完美的設計,都有不同的遺憾
- 優秀指導老師專訪 | 從選手到導師 周夢琪的“中裝杯”之路
- 中裝新網專訪 | 蔣燕微:用熱愛,譜寫設計的每個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設計未來也許更多是經驗和軟件的結合
- 鴻樣設計鄭惠心:創造多方共贏的互動空間
- 南通裝飾設計院秦嶺:成功的設計創意是實現得了的!
- 蔣繆奕:豪宅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
什么是設計師的成本與價值
近日,《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大眾對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個有
LINKS
中國室內設計與裝飾網 | designboom設計邦 | 新華網 | 中國建筑新聞網 | 搜房家居網 | 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 | 中裝設計培訓 | 鳳凰家居 | 中國建筑與室內設計師網 | 中國網建設頻道 | 筑龍建筑設計網 | 視覺同盟 | 湖南室內設計師協會 | 城視窗 | 中裝協設計網 | 非常設計師網 | 新家優裝 | 行走吧,媒體團! | 新疆室內設計聯盟 | YANG設計集團 | 中式設計 | 大宅國際別墅裝修設計 | 四合茗苑中式裝修 | 設計王DesignWant?&?住宅美學Living&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