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平:設計不在于革命而在于進化
來源:中華建筑報 作者:馬生泓 時間:2012-03-19 15:11:17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張立平
從1993年在香港接觸銀行相關室內設計,到1996年正式主持該類設計,室內設計師張立平幾乎再沒有接手過其他類型的設計,迄今經手的銀行業室內空間設計有3000之多,他的團隊人員一直保持在20人之內。當問及標準化的設計做久了會不會限制了創新思維時,他說:“創新空間不在于出奇、出位,而在于如何讓空間更加便利。”
記者:銀行業的室內空間設計從無到有,該有10余年的時間了吧?
張立平:中國銀行從國有到商業的轉變是從1998年開始的,這個時候中國銀行業進入了商業發展的需要階段,商業發展亟需包括四大國有銀行進行改革,包括體制改革、文化轉變以及上市需要。
1998年到2001年,銀行業的商業發展尚處于醞釀期;2001年到2003年,中國的銀行大量引進國外資本、理念,此時國外很多咨詢公司乘勢介入,從而產生了大量前沿的銀行專業性規劃配套需求,比如流程的再造、格局的變化,不再只是一個柜臺,從簡單交易的網聯到銷售型增加收入的改變,提出了分區、分級、分類的概念。
完備的商業銀行必須能夠提供完備的商業服務,因此必須分區,除了簡單的現金以外還有貸款等種類,原有的室內空間就很難達到要求,也不能解決服務不規范和排隊的問題。
國內進行銀行改革的第一家是建設銀行,建設銀行走得比較靠前,是第一個提出制定銀行網點服務、形象、設計規范標準的,并請美國的品牌公司來做形象設計改造,前者一般提供咨詢服務和品牌再造服務。
這時候就開始有了室內設計的需求。當時國內十分缺乏能夠提供專業銀行設計的公司。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酒店和餐飲設計、寫字樓設計都已經初具雛形了,而對銀行業的空間設計尚是空白。我們的設計師可以很好地打造空間,但并不了解銀行的需求,因為銀行業的空間設計專業性很強。
記者:我們國內的銀行業空間設計也是應勢而生。
張立平:在普通百姓的印象中,2006年是理財元年。同時,2006年也是大批銀行轉型的關鍵年,開始發售基金。銀行是一種商品,也是一種服務,因此主要的商業銀行已經有了分區管理的概念。分區管理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事情。
2007年~2008年,民間財富開始顯現出來。人民幣放開以后,外資銀行開始搶占高端客戶。外資銀行環境好、私密性強,服務規范,這就造成了高端客戶的流失。國內銀行要開拓高端市場,就必須能夠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更多的專業服務,這樣就有了理財和財富管理的概念。
2008年和2009年間,出現了私人銀行概念。私人銀行、財富管理中心的出現表明,銀行服務的多種需求迫在眉睫。由于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銀行業室內空間的設計就要隨之跟上。
該類室內設計也有不同的要求,普通的銀行網點是高效、快捷、安全、便利,這是老百姓的需求,不需要奢華。自助銀行就要求安全性,不要有尾隨、偷拍的事情,現在上海在自助銀行方面就推行了單間制。
-
王耀:滿足客戶的客戶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裝飾設計企業應該如何應對?作為設計院的領導,如何引導職場新人快速適應崗位
- 張展翼:平衡設計中的邏輯和非邏輯
- 劉亞濱:青春一路狂飆
- 設計師高媛:沒有完美的設計,都有不同的遺憾
- 優秀指導老師專訪 | 從選手到導師 周夢琪的“中裝杯”之路
- 中裝新網專訪 | 蔣燕微:用熱愛,譜寫設計的每個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設計未來也許更多是經驗和軟件的結合
- 鴻樣設計鄭惠心:創造多方共贏的互動空間
- 南通裝飾設計院秦嶺:成功的設計創意是實現得了的!
- 蔣繆奕:豪宅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
什么是設計師的成本與價值
近日,《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大眾對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個有
LINKS
中國室內設計與裝飾網 | designboom設計邦 | 新華網 | 中國建筑新聞網 | 搜房家居網 | 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 | 中裝設計培訓 | 鳳凰家居 | 中國建筑與室內設計師網 | 中國網建設頻道 | 筑龍建筑設計網 | 視覺同盟 | 湖南室內設計師協會 | 城視窗 | 中裝協設計網 | 非常設計師網 | 新家優裝 | 行走吧,媒體團! | 新疆室內設計聯盟 | YANG設計集團 | 中式設計 | 大宅國際別墅裝修設計 | 四合茗苑中式裝修 | 設計王DesignWant?&?住宅美學Living&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