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兩新”政策總體進展成效有關情況。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辰昕介紹,目前3000億元國債資金已全面下達。其中,設備更新領域1500億元國債資金已分2批全部按相關規定和程序安排到項目;消費品以舊換新領域1500億元國債資金已于8月初開始全部下達到地方。
趙辰昕表示,自《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發布以來,“兩新”工作逐步取得明顯成效,并還在不斷顯現。前8個月,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16.8%,增速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高13.4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2%,比前7個月提高3.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在全國層面,加力支持“兩新”的若干措施發布后,設備更新項目申報通知,以及工業設備、用能設備、環境基礎設施、營運船舶、營運貨車、新能源公交車、農業機械、老舊電梯等8個領域設備更新實施細則出臺。在地方層面,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5個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已經出臺加力支持“兩新”的實施方案,同時印發了各類地方配套實施細則,超過140份。可以說,運用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兩新”的政策體系已經構建完成,為今年乃至今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會議指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是“兩新”工作的重要落腳點。在這方面,發改委會同有關地方和部門開展了大量工作。比如,聚焦建筑市政短板領域、薄弱環節,推動各地扎實開展住宅老舊電梯更新、環境基礎設施更新。前8個月,與市政建設密切相關的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供應業投資增長23.5%。又如,聚焦提升教育、醫療、文旅等領域公共服務質量,深入推進社會領域設備更新,智慧文旅等改造提升全面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