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沒那么簡單
來源: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 作者:呂志新 時間:2016-06-29 14:35:57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該建成什么樣?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標準》對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建設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標準。例如,至少設日間觀察床5張;根據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可設一定數量的以護理康復為主要功能的病床,但不得超過50 張;建筑面積不少于1000m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此為基礎,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部分指標,作為地方標準,報衛生部核準備案后施行;等等。
為加強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項目的管理,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和標準,滿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功能需要,國家發改委、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公布了《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項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指導意見》,該意見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建設、設備配置、建筑提出了具體要求,例如,設置護理康復床位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其床位規模應根據當地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考慮服務人口數量、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服務半徑、交通條件等因素合理確定,每千服務人口(指戶籍人口)設置0.3~0.6張床位,且原則上不超過50張;配置X線機的,按每臺不超過60m2 增加建筑面積;等等。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前期需要做什么?
項目建設前期的主要工作是策劃,包括三個關鍵的環節: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制定項目任務書和建立項目工作機制。
建筑項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項目需求與項目提出的理由是否充分;項目方案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標準、是否先進適宜;建設項目所需資金及解決渠道;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項目建成后的醫療服務能力及可持續發展能力;項目建設組織與周期是否合理,項目可行性通過后,才能進入下階段的工作。
項目任務書的編制工作分階段與建筑設計工作交叉進行,可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信息收集和功能規劃,第二階段是初步的空間規劃,第三階段是更詳細的空間規劃。
項目工作機制的建立主要包括建立團隊機制、信息管理機制和資金進度管理機制。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建筑設計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雖然看起來規模不大,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建設大醫院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過程中,也都要考慮,一個都不能少:例如人性化、節能環保、流線的安全與便捷、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等等。
在建筑裝備方面,給水排水和消防系統、采暖通風和空調系統、電氣系統、智能化系統、熱力系統、醫用氣體供應系統、物流傳輸系統、醫用電離防護設施等樣樣齊全。
現在,你還覺得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一件很easy的事兒么?
上一篇:就問一個問題!康復中心多大面積合適?
下一篇:醫院住院部建筑設計的特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