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動型DSA設備的醫院數字化導管室設計
來源:中國醫學裝備 作者:張科 時間:2016-05-10 14:49:53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本文主要探討基于GE OEC 9900移動型數字化減影血管造影(DSA)設備構建數字化導管室的設計方案。依照導管室建設標準對醫院手術室進行布局和防護改造、設備安裝調試及數字化接入等改建。改建完成驗收合格后分別由心內科及放射科開展介入診療項目,并客觀評價改建后的導管室能否滿足臨床需要。
通過實踐,小型數字化導管室在短期內順利建成,放射防護通過檢測后投入使用,并成功開展了冠脈造影及支架置入、肝動脈化療栓塞等介入治療。基于移動型DSA設備構建數字化導管室方案簡單易行、成本低,設備操作簡易、功能全面,術中造影圖像清晰并可實現數字化存貯和傳輸,能夠滿足一般臨床介入診療需求,值得借鑒與參考。
設備與方法
1、DSA設備及附屬設備
(1)DSA設備。GE OEC 9900移動型DSA設備1臺,由C形臂、工作站及檢查床3部分組成,三者均可獨立移動,無需懸吊。供電為通用220 V電壓,并具備網絡接口、高壓注射器接口及光驅等。
(2)高壓注射器。美國Libel-Flarsheim Illumena型高壓注射器1臺,可通過專用連接線與DSA工作站聯動,在接收到DSA減影信號后開始自動注射造影劑,需配備150 ml專用注射器針筒。
(3)機房。標準層流手術室1間,面積約80㎡,具備中央空調及供氧功能。
(4)硬件和軟件配備。硬件配備包括心電監護儀1臺、監護及造影同步顯示器各1臺以及電腦及除顫儀等。軟件配備包括圖像存儲和傳輸系統(picture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工作站及醫院信息化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PACS和HIS均與醫院“刀片式”服務器相連。其他配備為鉛衣、導管柜、器械臺、紫外線燈及雙向話筒等。
2、機房改造方法
(1)布局改造
在原有房間基礎上增加墻體結構,將機房分隔成檢查室、工作站、更衣室及走廊區。拆除部分墻體結構,使檢查室與工作站墻體之間可以安裝全自動鉛門及鉛玻璃觀察窗,觀察窗四周純鉛板包邊。墻體預留工作站網線、視頻同步線及聽筒線孔道,使布線美觀整潔。
(2)防護改造
墻體及墻頂均涂以防護體,將工業用硫酸鋇、建筑用細黃沙、普通水泥及建筑用膠水以一定比例配置涂在內側墻壁及墻頂。
數字化導管室的實現
GE OEC 9900型DSA設備自帶網絡接口,使用普通網線將DSA設備與接入醫院PACS和HIS的電腦主機相連,配置相應的IP地址與網關,使用DSA設備采集1幅圖像進行傳輸測試。PACS和HIS與醫院服務器相連接,因此該主機獲取的造影圖像可提供給醫院任何一臺安裝PACS的電腦,醫院導管室數字化接入模式與馬繼鋒等報道的模式相似。此外,導管室電腦主機配置激光打印機1臺,并進行調試。
1、設備安裝與調試
由于該DSA機C形臂、工作站、檢查床以及高壓注射器均為可移動式,調整其之間的擺放位置,使得C形臂可以在一定角度內自由旋轉和升降,以滿足心內科冠狀動脈多體位造影的需求。按照設備要求將亮度、對比度設為自動,合理選用降噪及邊緣增強模式調整圖像質量。選擇對應的功能模式,其中冠狀動脈造影無需減影,選擇透視模式,幀率25 fps;外周動脈造影選擇減影模式。合理選擇透視條件、光圈大小等保障設備運行時間及降低術者射線輻射劑量。
2、介入診療實踐
醫院心內科、放射科及普外科逐步在數字化導管室開展介入診療工作,由術者從圖像質量、設備實際操作體驗等方面評價該導管室是否能夠滿足基本診療需求。
上一篇:日本的衛生間,人性化是想足了
下一篇:醫院建筑設計中get以下幾點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