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的廠房寬敞明亮,家具材料整齊地堆放,工人們有條不紊地忙活手里的工作;門外的路面尚未平整完畢,廠房內卻看不到絲毫泥土的痕跡,幾乎一塵不染……在如此精細的環境里,來訪者完全可以靜心交流,仿佛耳邊機器的轟鳴聲已經全被過濾。
來自北京的阿貝尼家具去年底入駐唐山漢沽環渤海家具園,今年3月已經投產。園區的發展讓董事長侯少波感慨不已:“兩年前到這兒來看的時候,還是一片荒地,到處是蘆葦和魚塘,連路都沒有。你看現在。”
走出廠房,不遠處,嶄新的共享宿舍樓已拔地而起,兩棟宿舍樓中間是一座共享食堂。再往外走,數百米長的商業街剛剛完工,靜候著商家的入駐。
“我們從北京來的72家家具企業,從選擇在漢沽這里集群發展時起就做出了承諾,要給員工一個家。”環渤海家具園投資公司負責人黃赤諄說。
一不小心搞出個家具園
黃赤諄的另一個身份,是北京知名家具企業可愛多的董事長。三年前決定到北京以外謀求新的發展,黃赤諄并沒有想到自己還會像模像樣地搞出個家具園來。“當時只是看到了向外發展的大趨勢,想在周邊找一個合適的地兒,僅此而已。”黃赤諄考察了北京周邊的多個地區,最終相中了臨津產業園這片唐山漢沽管理區在天津濱海新區范圍內的“飛地”。
“這兒到北京五環140公里,離北京不算遠。因為在天津境內,我們可以享受到濱海新區的配套服務,地價卻只有濱海新區的一半。”黃赤諄邀請北京的同行一起落地,2015年8月,他的公司與漢沽管理區方面簽訂協議,共同打造環渤海綠色家居產業園。
起步階段,為了吸引更多企業入駐,家具園也費了一番腦筋。“一開始大家不愿意來。政府支持力度很大,給予了很多支持。家具園開通了公交車,為了便利員工子女上學,政府還特意給我們開通了三班校車。”
黃赤諄說,家具園的發展十分看重自身的“專業化”,除了聚集代表性的家具企業,也希望能給企業提供專業的服務和管理。于是,在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地方政府三方合力下,環渤海家具園投資公司這樣一個專業的管理團隊也就應運而生了。
家具產業園共享也瘋狂
“今年整體的銷售情況不如去年,和家具行業的大環境有關。”侯少波坦言,來到漢沽以后,大家的生產成本普遍增加了,脫離了熟悉的環境,銷售也受到了影響。不過他并不慌張,“換了環境,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現在的痛是‘陣痛’,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痛雖痛,日子還得照過。暑假快到了,家具園龍頭企業歐嘉璐尼的總經理胡于全撥通了家具園投資公司運營負責人姜海巖的電話:“海巖,拜托你個事兒。暑假我們廠有一些員工家屬要過來,都是老人和孩子,想請你幫我們協調二三十間宿舍。”老胡這一個電話,可讓姜海巖犯了難。“共享宿舍都已經住滿了,新建的還在裝修,我只好先答應給他想辦法‘整合’一下。”姜海巖說。
正如黃赤諄所說,為了“給員工一個家”,環渤海家具園從創立之初就把給企業員工提供良好的生活配套服務放在重要的位置。“讓員工住在工廠里不安全,管理也不方便。現在不是流行‘共享’嗎?我們就想到用共享的模式解決員工的吃住問題,這樣既能集約使用土地資源,也為企業緩解資金壓力。”
家具園的共享宿舍可以容納上千人入住,按企業員工的不同情況和需求,還設置有多人間、夫妻房、單人間,入住員工只要繳納很少的費用。共享宿舍配備有共享食堂,菜品豐富、價格實惠,乍一看很像是干凈的大學食堂。去年12月共享宿舍落成后,很快被家具園的企業預訂一空。像胡于全這樣在暑假前早早替員工家屬提出協調住處需求的,已經有好幾個在跟姜海巖聯絡了。
“企業使用共享宿舍和食堂,比自己解決成本低很多。不光家具園的企業要住,外頭的企業也想住。新建的宿舍再有幾個月就能入住,根據大家的需求我們還會再建。”黃赤諄說。
產業聚集效應要全面開花
森江木業的總經理于修平表示,隨著入駐企業越來越多,原本叫他直犯愁的銷售問題逐漸有了起色。森江木業擁有國內最先進的家具壓板機,整個園區的幾十家企業都需要他們供應板材。“有些離得近的,我們用叉車直接就叉過去了。附近蘆臺開發區的家具企業現在也能輻射到。”于修平說。
截至目前,72家北京家具企業中的近50家已經在家具園投資建廠。黃赤諄透露,類似森江木業這樣的產業鏈聚集效應,在環渤海家具園內已經初步顯現。今年下半年,他們將啟動家居文創園、家居創新孵化器以及家具魯班博物館的建設,未來規劃發展家居技工學校、專業家居物流等更多產業延伸項目,在家具園打造智能家居全產業鏈,發展工業旅游、家居特色小鎮。
規劃雖然龐大,但黃赤諄對前景充滿信心。“2016年初,家具園剛剛簽約不久,政府就為我們申報了河北省重點項目。后來又被北京市經信委授予‘京津冀家具產業示范園’稱號,在天津、河北地區是唯一一家。我們的目標是在家具園容納上百家家具企業,使投資規模達到上百億元,到時可以為2萬人提供就業崗位,每年實現10億元利稅。”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