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建筑鋼材“獨領風騷”,頗有領漲大哥的氣勢,下半年各項環保檢查、2+26城市冬季限產的鋼市利好,與京津冀地區工地最嚴停工令以及各地區下游工地安全、環保檢查的利空紛至沓來,市場情緒一度降至冰點。10月份后,在鋼廠北材南下和大幅限產的帶動下,鋼廠供應量和市場庫存雙降,從而帶動建筑鋼材走出困境。下面讓我們從供應變化的角度,一起解讀近期市場走勢。
一、京津冀鋼廠投放量顯拐點
在鏟除地條鋼和調坯軋材企業持續限產或停產的影響下,建材走勢一直強于其他品種。我們持續跟蹤的一、二線全流程鋼廠1-8月份在京津冀地區的投放量,一直處于持續上升的趨勢,但9月份開始,隨著鋼廠限產力度的加大和北材南下,鋼廠投放量也大幅下滑,10-11月份亦處于偏低水平,值得關注的是,12月份鋼廠投放量出現較為明顯的上升。
進入12月份,京津冀市場價格一度沖高至4600元/噸,鋼廠噸鋼利潤也上升至1500-1600元/噸,鋼廠投放量的大幅上升直接導致供給壓力大增,短短一周多的時間,市場價格已經下跌至4270元/噸,跌幅達350元/噸。
二、鋼廠產量探底回升
下半年鋼廠供應量持續減少,供暖季鋼企限產,特別是11月份,產量下降最為明顯。進入12月份,隨著建材利潤的大幅提升,鋼廠產量上升力度較大,是需要我們警惕的。
以唐鋼為例,11月份建材產量僅4萬噸,12月份大幅上升至18萬噸,其板材產量則大幅縮減。11月份承鋼宣鋼高爐生產不暢,12月份恢復正常,產量亦大幅提升。
三、京津冀市場庫存維持低位
2017年市場表現如此之強,甚至可以說是顛覆性的改變,這與供給側改革,鋼企去產能、環保限產密不可分,一方面,鋼企大幅盈利,直接扭轉了之前幾年的虧損;另一方面,鋼企淘汰落后產能,6月30日前中頻爐全部取締,高爐企業成了最大的贏家。
再來看近期庫存走勢,京津市場建材庫存都是大幅下滑,11月份個別規格斷貨表現極為明顯,特別是小螺紋缺貨,與大螺紋的價差超過200元/噸。進入12月份,隨著供應量的增加,個別規格緊缺的狀況極大緩解了,小螺紋批量到貨后,出現與大螺紋的價格持平的情況。從目前的供應情況看,庫存出現拐點的可能性大增,市場將進入被動冬儲的第一階段。
四、鋼廠利潤映射后期供給趨勢
鋼廠限產和北材南下,從而形成市場庫存洼地,導致11月份價格爆漲,螺紋鋼的利潤是最高的,達1500-1600元/噸,板材品種利潤在1200元/噸左右。
建材與其他品種相比,更高的噸鋼利潤,必然導致生產上的傾斜、供應量的增加。
五、后市操作策略
首先,供暖季限產期間,鋼廠產量將繼續維持偏低水平的基調不變,12月份鋼廠建材投放量增加,在此基礎上,預計1月份環比增加幅度不大;其次,11-12月份京津冀鋼企建材北材南下總量超70萬噸,總體較2016年同期增加20余萬噸,極大緩解了本地市場的壓力,預計2018年1月份北材南下也將維持偏高水平;再次,1月份市場將逐步進入被動冬儲的階段,工地施工放緩,市場庫存逐步增加已成必然,但今年的冬儲成本將比去年高1000元/噸以上,且高位托盤資金將更為謹慎,監管更嚴,資金面趨緊。
總體來看,3月鋼廠限產結束之前,市場價格調整空間有限、風險可控。1805期螺合約呈現抵抗式下跌,與北京螺紋現貨貼水一度超過450元/噸,存在一定投機機會。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