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家宣布在北美地區召回1730萬件抽屜柜,召回原因是該款抽屜柜今年5月傾倒致一名男童死亡。但此次產品召回地區僅限美國和加拿大,該系列家具在中國沒有召回計劃。
近20年來,宜家的“馬爾姆(MALM)系列”抽屜柜產品因傾倒導致3歲以下兒童死亡的案件,已有8起。在這個過程中,宜家實施了包括此次在內的多次召回計劃,并向部分受害者支付了巨額賠償。與這種“懲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宜家銷售增長率最快的中國市場,卻每次都被排除在召回計劃之外,讓人心悸、心塞。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宜家的選擇性召回,固然有失跨國企業的責任擔當,但正如宜家所回應的,在美國被定性為有著安全風險的缺陷產品,在中國卻是“符合標準”的,這才是宜家在召回上采取區別對待的根源所在。抽屜柜傾倒致兒童死亡,中國卻遭遇“宜家式召回”,除了一次次讓人心塞外,這也在提醒我們,國家在產品設計和標準制定上,有必要引入和加強兒童權益保護理念。
其實除了宜家的“奪命柜”外,在國內,許多產品嚴格來說,都是缺乏兒童權益保護理念的。產品設計之初,或者產品生產依據的標準里,有時候甚至可能根本就沒有兒童權益保護的理念。比如最近就有媒體報道,一款特別受大眾喜歡的“網紅氣球”炸傷了四人,引起了一定的恐慌情緒,于是有家長在朋友圈呼吁,千萬別把這種氣球賣給孩子。再比如,目前的廂式電梯有傳感器設置,當傳感器探測到物體時,大多數電梯門都會開,但由于孩子的手太小,傳感器可能探測不到,這個就需要提高傳感器的精確度。而近年來毒塑膠跑道事件,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塑膠跑道的檢測標準,未曾考慮到未成年人的生理特點。
不過奇怪的是,出現傷害兒童事件后,有些成人卻往往想不到產品本身的缺陷,而傾向于歸因于孩子的頑皮。比如,這次宜家出現抽屜柜傾倒導致兒童傷害案后,常見的一種說法是:“柜子傾倒大多是孩子頑皮所致,并不覺得是產品缺陷”。這種想法背后,體現的正是在保護孩子上面的淡薄意識。
也正是基于此,有必要呼吁國內各類產品設計,以及國家標準制定中,多體現兒童權益保護的意識和理念。現在因為環保理念深入人心,許多產品都在打環保綠色這張牌,其實在產品中體現兒童保護的設計理念和意識,既能防范悲劇的發生,也是一張為中國制造品牌升級添色的名片。
實際上,已經有不少商家抓到了這個痛點。比如,市面上一款保溫水杯,雖為成人所用,卻特意體現了預防燙傷兒童的設計。再比如,一些平板電腦,為成人使用的同時,同樣特意制作了獨特的“兒童模式”。
當然,更重要的是,在產品的設計和生產標準中,加入相應的法定標準。這次抽屜柜之所以在一些國家被強制召回,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在這類產品的設計標準中,本就已經有相關標準規定,抽屜柜需承擔一定的重量而不倒,這是充分考慮到了孩子可能攀爬其上。產品的設計標準,具有法定效力,不達標者,就是不合格產品,可以依據《缺陷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強制召回。
一件產品是否有設計缺陷,有許多標準,像兒童這類“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的弱勢群體,恰恰是一個重要的檢測主體。反過來也可以說,現代文明社會,兒童的權益保護,其中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在產品設計、監管和標準制定上,納入必要的兒童權益保護理念,甚至將兒童權益保護置于優先的價值序列之上。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