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到今年上半年為止,整裝的趨勢已經形成。從終端調研的情況看,瓷磚在整裝渠道的銷售額已經達到20%。雖然整裝這塊蛋糕很大,但從目前情況看,還只有品牌企業才吃得著、吃得好。因為整裝平臺供應鏈也需要品牌供應商來背書。小的供應商雖然也有機會,但沒有議價權,付款周期也長,所以利潤率會很低。因此,小的建材供應商對接整裝會大多比較幸苦。大企業對接整裝平臺會更容易些。
2、 今年以來,陶瓷企業開始更加主動對接整裝渠道。6月21日下午,土巴兔在北京搞了個聯合品牌發布日活動,東鵬控股老板何新明也應邀上臺分享。東鵬控股早兩年還投資了家裝E站,和靚家居也有深度合作。馬可波羅則和愛空間一直有合作。今年以來,金意陶也加強了與整裝平臺的合作,目前已對接了實創、業之峰、土巴兔等平臺。
3、 當下建材終端賣場門店的人流量小,一方面是因為家裝客戶有限,另一方面是因為這幾年隱形渠道走量厲害。比如整裝渠道的主材包模式就搶掉了一大塊生意。另外,房地產行業最近兩年也開始出現寡頭,比如恒大、萬科、碧桂園等,采購力度越來越大。恒大重組深深房回歸A股前,還讓新明珠集團和唯美集團共同出資30億成為股東,占1.32%。未來,房地產商+供應商綁定銷售模式將會成為主流。這對家裝零售渠道是個越來越大的沖擊。
4、 碧桂園今年1—5月的銷售是2580億,全年6000億 的銷售目標肯定會實現。而萬億元的銷售目標,估計未來幾年內就可出現。而且碧桂園從明年開始百分之百的房子都是精裝修。如果一個供應商能對接碧桂園這樣一個超級B客戶,這意味著每年可以輕松地在一個單一的工程渠道賣幾個億。
5、 除了整裝,今年上半年“裝配式建筑”也成了一個關鍵詞。中國建筑設計院裝配式建筑工程研究院的總工張守峰,6月16日在一檔節目中透露,未來,雄安新區百分之八九十都將是裝配式建筑。去年以來,從國務院到各省都出臺了鼓勵裝配式建筑的政策文件。河北省規劃2020年全省裝配式建筑占比要達到20%以上。深圳從今年開始,凡是裝配式建筑都會獲得“3%建筑面積獎勵措施”。“裝配式建筑”雖然剛開始,與“陶瓷部品”的對接還沒有理出個頭緒。但當前全行業大板開始勃興,所以,預計“瓷磚——板材——部品”的認知框架將很快形成。未來,陶瓷大板,包括薄板和厚板,在裝配式建筑中的前景將非常廣闊。
6、 去年10月份馬云提出“新零售”的概念。當然,這個概念是和新制造、新技術、新金融、新能源等一起提出來的。馬云認為“新零售”就是線上線下一體化,再結合打造強大的物流配送能力。馬云關于“新零售”的話音剛落,一直在天貓線上比較難搞的陶瓷行業幾大品牌諾貝爾、東鵬、金意陶、依諾等就開始在“雙十一”中踐行“新零售”的思想。今年開春不久,黃建平雖然跟馬云懟上了,但到“618”,馬可波羅在天貓旗艦店也開始搞O2O線下線上一體化營銷了,而且,第一次業績排到了瓷磚行業前三。
7、 到今年上半年,阿里體系對“新零售”還有更進一步的解釋,比如,利用消費者消費痕跡以及品牌的大數據,實現“智慧銷售”;再比如,通過AI技術,構筑3D虛擬空間消費場景,增強消費體驗,實現“快樂營銷”。馬云和阿里體系對“新零售”的定義,給作為傳統制造業的陶瓷行業兩點啟發:一是實體店回歸大勢所趨。“渠道為王”這句話還沒有過時;二是傳統的線下專賣店要通過增加生活場景,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比如,成都北富森名品街羅馬利奧旗艦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店的三樓就設計成一個中西合璧風格的會所,配有餐飲、茶歇以及健康娛樂等功能。
8、 終端展示的標準化,包括門頭、體驗間、選材區、形象墻、品牌傳播載體等,越來越取向于統一,就像空調、冰箱、手機專賣店一樣。去年下半年以來,終端店面的快裝模式也在陶瓷業界屢屢被提起。一些企業對標名創優品“快時尚”模式進行創業,讓經銷商低門檻進入,快速開店,快速回本;還又一些企業,比如現代仿古磚企業對標無印良品這類“品質+設計感”的品牌。現代風格瓷磚的興起,確是極大地推動了行業整體設計水平。但設計與質感,設計與標準化、設計感與快時尚,甚至設計感、質感與快裝展示如何協調,是橫亙在眾多品牌面前的一道難題。
9、在現有渠道上,價格依然是規模領先品牌清理門戶的有力武器,而且一直屢試不爽。這從一個側面說明,陶瓷行業利潤率還較高,企業還有很大的轉型、升級空間。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