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5年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與水泥、平板玻璃產量增速情況
從房地產業最為重要的新開工面積來看,2014年,2015年累積同比增長率均出現了負增長的局面,并且在2015年年初負增長率達到了-17.7%,隨后在2015年全年我國房地產業新開工面積的增速雖有小幅度的緩慢上升的趨勢,但是直到2016年初才打破了負增長的局面,增速達到13.7%,隨后增速雖出現了小幅度下降但還是保持在12%以上。同樣房屋施工面積與商品房銷售面積來看均呈現了相同的走勢。
2016年1-8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累計6438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5.4%,增速較1-7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預計全年房地產投資額將繼續上升,但增速會在6%上下搖擺,并不會出現明顯的下滑局面。預計2016年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額將維持在5%左右水平上,與此相對應,建筑用材的需求量也在10%左右。
第三節 建材行業借力B2B電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通過以上對我國建材市場的主要經濟運行指標和重點關聯產業分析,可以看出整個建材市場在進入“十二五”后就出現了經濟不景氣、萎靡不振的狀況。
托比研究認為,導致我國建材市場狀況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點:首先從外部經濟發展來講,在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環境下,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式已經從粗放式增長向集約式增長轉換,勞動密集型產業已經向智能制造產業轉換,作為直接拉動建材業需求的下游產業比如說建筑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業,這種以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已經不再是國家政策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產業;另外從建材業自身產品的生產狀況來講,在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作為我國經濟新常態的主攻方向,已經開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換,我國傳統的以“高耗能、高污染”的建材業也開展了去產能、產業制造升級等相關的舉措,隨著國家不斷提出的供給側改革、消費升級、綠色能源等相關政策落地,那么這就勢必會影響到傳統建材工業企業的生產銷售業績;還有一點就是我國的消費環境已經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從過去的賣家主導走向了買家定制的趨勢,我國現階段互聯網化環境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使用基數,根據CNNIC提供的報告顯示,已經超過了發達國家,消費互聯網經濟已經成熟,這種成熟已經培育了用戶的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思維主要所指就是“高效、透明、個性化”,那么我國傳統的建材流通環節以及建材產品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如今的中國大眾消費理念。
在建材的流通領域主要分為兩個場景,一個就是傳統的地產行業(大型建筑工程對建材供應商的招投標),另一個就是裝修領域也包括小型的建筑施工。
傳統地產行業的黃金期已經不在,從地產上市企業的最近兩年的毛利率來看,也就是在10%左右浮動,甚至還出現了個位數的現況。根據我國2015年國家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實現利潤額的增速在1.6%,與2010年的25.9%相比,5年時間利潤增速下滑了24個百分點。
托比研究認為這種利潤的下滑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 第一,對于建筑承包方來講獲地成本越來越高;第二,中國的房產銷售出現了天花板,比如說國家出臺的供給側改革所指明的“去庫存”;第三點就是地產企業在利用傳統的招投標建材供應渠道已經不能在控制成本上去增加利潤。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