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轉型帶來了業績嗎?
小微的所有財務數據最終會反映到海爾的財報里,而小微的虧損并不意味著整個集團的虧損?!澳切┮院柈a品為中心的小微通常是向集團買貨后再賣給經銷商,在集團層面可以確保盈利?!币幻煜ず栃∥⑦\作模式的受訪人士強調。
上市公司青島海爾在兩個月前發布的2015年年報顯示,2015財年,青島海爾實現營業收入897.48億元,同比降低7.4%,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3.01億元,同比下滑19%;毛利率27.96%,同比提升0.35個百分點。
而在2016年一季度,青島海爾營業收入實現222.37億元,同比降低8.4%,還原后同比降低3%,歸母凈利潤實現15.97億元,同比增長48.1%;毛利率28.59%,同比提升1.09個百分點。
從季度表現來看,海爾的調整效果似乎已經逐步體現,2015年四季度收入增幅環比改善。在市場份額方面,來自第三方咨詢機構歐睿國際的統計數據表明,海爾冰箱零售額份額提升1.4個百分點;洗衣機提升0.33個百分點;空調微降0.30個百分點,基本保持穩定。
但如果對比海爾與美的、格力近十年的業績表現,這家公司的互聯網轉型又顯得沒那么有說服力。
一名長期研究阿米巴經營模式的研究者將上述三家公司的近10年的營業額、凈利潤進行了比對。他發現在2005年之前,海爾、美的和格力的差別并不大,在一些年份海爾還處于領先態勢,但在2005年到2012年間,海爾大部分時間是落后的。
2011年,格力與海爾的營收和利潤比為1.1和1.26,但2014年這兩個比例變為1.58和1.6;2011年,美的與海爾的營收和利潤比為0.73和1.25,但2014年這兩個比例分別是2.11和1.57。這也表明,正是從2011年開始,美的、格力在營收和利潤方面開始超越海爾,并影響到海爾原有優勢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即便是與海爾自身的業績相比,其營業額增長率也開始在2005年出現下滑,利潤率則是在2011年左右呈現下滑態勢。
“最近5、6年,海爾已經被其他企業追上來了,在張瑞敏理論的指導下沒有高速發展,我認為是張瑞敏本人出了問題,他把海爾置于一個危險的境地,這不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應該做的事情。”長期關注家電行業的觀察人士劉步塵早在2014年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從全球范圍來看,很少有企業會像海爾這樣反復提出各種戰略概念。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