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透露,目前幾個大企業都忙于擴大生產量、渠道建設以搶占市場份額。不過,把目標定在三四線城市的小廠商今年紛紛“觸礁”。業內人士分析原因是大品牌商在占據了一二線大城市的市場后,繼續向三四線城市發力。業內人士稱:“小廠已經沒有太大生存空間了。”
分析:資金鏈“繃”緊 企業靠推低價產品沖業績
行業快速擴張,企業的資金鏈能否負荷?范先生認為,行業暫時仍然健康,但是資金鏈明顯“繃”得比較緊:“作為上市公司,業績壓力很大。”他舉例說明,某上市公司去年推出了一款799元的產品,靠其沖業績,直接令業績增長了40%的份額:“實際上我們業內人士都知道,這個業務幾乎不賺錢,目標是搶奪散客裝修市場。”
另外,范先生認為同質化嚴重是瓶頸:“材質都差不多,只能靠設計來找到優勢,但是目前這個問題還很難解決。”他透露,大巨頭都在不斷開發、引進新的產品,并采取與外國品牌合作、引進外國產品的方式來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而對于擴張是否會帶來產能過剩的隱患,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還不太明顯,但存在值得重視的跡象:“目前業內正在進行的生產是一年以前做出來的計劃,據我所知新增的設備才剛剛陸續到位并正在進行調試。”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