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進入“老齡化”階段,產生了巨大的新型市場——“適老產品”市場。家具,也因老年人的使用而有所不同,又將產生一個新的產品種類——“適老家具”。雖說目前還沒有權威的定義,但不少家具企業早已嗅到商機,悄然布局這一細分市場。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主張“孝道”的國家,子女們都希望父母長輩能夠安享晚年。大多數的父母都選擇居家養老,但這些老年人的生活并不便利。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目前市面上還缺少適宜老年人的家居產品。“適老家具”究竟什么模樣呢?
老年家居成市場“藍海”
據粗略統計,全國目前有近50%的老年人正過著“空巢”生活,其中有近80%選擇居家養老。由于老年人是待在家中時間最長的群體,因此對于各類家居用品的接觸也是最多的。所以老年家居產品的健康、環保、安全和功能都需要適合老年人。
然而,時下國內老年人家居市場發展緩慢,與中國老年人的消費特點有很大關系。廣東省老齡產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的老年人往往優先考慮子女后代的消費需求,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這使得老年市場自身的消費屬性變弱。這種“重積蓄輕消費、先子女后自己”的傳統觀念,導致老年人家具設計幾乎成市場空白。
相比之下,開發老人用品的種類和功能方面,日本遙遙領先于很多發達國家。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研制出的各種高度自動化的器械,如方便身體癱瘓的老人吃飯、洗澡和方便的特制食器、淋浴器、便池等。另外根據老人特定需要,日本企業還開發出各種新產品。至于常見的老人眼鏡、專用服飾、除皺器乃至化妝品等更是種類齊全。研究學者表示,日本老人用品已差不多覆蓋各種生活領域,“在照顧老人需求方面毫無死角”。
“21世紀的中國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老齡社會。”有關數據顯示,2030年~2040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將占總人口1/4。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超過2億的老年人作為老年家居產品潛在的用戶群體,每年正以千萬數量遞增,尤其是“適老”家具將成為整個家居產業的“藍海”。
“適老”家具需人文關懷
2013年7月1日起,《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實施,“常回家看看”被寫入法律。但常回家看看不是站在門口看,而是要深入體察老爸老媽的生活需求。人到老年,生理和心理均有變化,細心的子女會發現:家中現有的老家具對父母來說,使用實在不方便,但哪里有賣能讓老爸老媽舒適地使用的老年人家具?
目前市面上缺少適宜老年人的家具產品,但作為一個新的社會問題,家具企業也開始看上這個巨大的市場。其實,“適老”家具設計在發達國家很受重視。例如加拿大生產出專供老年人使用的裝有自動按摩裝置的床,使用時只要打開床頭開關,按摩裝置就會在人的背部、腰部做有規律的按摩。美國Berkline功能沙發具有扶助功能,可翹起、可躺,能自助伸展。扶助升高,老人就可輕松自如地站立; 還可扶助老人從站立位置輕松自如地坐躺,全程有電動控制,平緩自如。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