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也有一句商業經典臺詞:好的技術未必能占據好的市場,進行成功的應用。但不可否仍手機也能融入智能家居場景,例如用戶正在看電影手機來電,選擇接聽后,電影自動咋聽并且頭頂的燈會被照亮。或者你的手機會在觀影時自動設置被免打擾模式。手機檢測用戶已經進入車庫車道準備入庫,門外的燈光自動開啟,并且車庫大門打開,安全系統自動解除,溫控器也會將室內溫度調至正常工作模式。
小荷初露的亞馬遜:智能家居標準我做得最好
什么是標準統一?用俗話來說,就是別人跟著你干。這種樹大旗扛把子的角色在智能家居領域遲遲不能,“別人跟你干”的模式目前做得最成功的是亞馬遜。兩年前亞馬遜首先低調的發布一款智能語音音箱Echo,Echo剛剛誕生的時候并未能對接智能家居產品,半年后,Echo開始語音可控智能家居產品,又過了幾個月,去年年中Echo使用的Alexa語音免費對開發者開放,從此Echo在智能家居領域便一發不可收拾,今年4月初,Echo開放傻瓜式軟件包,對于API的開放大幅度提升,讓開發者不再依靠IFTTT來對接Echo。
Echo絕無僅有的創新模式給智能家居注入強勁動力,亞馬遜也沒有聲稱我們要做標準,但是跟在Echo后面的大部隊已經有了類似“我要跟著你干!”的呼聲。幾千款產品已經自發地對接至Echo的Alexa語音控制,而且還有幾千個IFTTT對接的Echo語音控制場景,這些都是開發者和客戶可以自定義的。
智能家居領域的這種高度目前全球只有亞馬遜公司做到了,蘋果和谷歌只能是啞巴吃黃連自吃苦果。
最前沿的新思路:
包括中國屈指可數的芯片公司,世界各地的芯片廠商都在布局物聯網芯片,通過最底層的芯片來打通統一標準,只要用我的芯片做出來的任何硬件,都可以無縫對接。看似很好的構想其實也是一片紅海,這將導致芯片公司都在做這種物聯網芯片,而中國在這個紅海之中最擅長的招數就是價格戰,隨著未來低廉的物聯網芯片問世,這將是智能家居崛起進入千家萬戶的又一個契機。
中國智能家居標準的大旗有三面,這三面大旗與美國的標準大旗完全迥異。一面是傳統的家電廠家,紛紛轉型智能家電廠家,如海爾、美的等巨頭企業,他們圈生態圈,圈自己的標準,因為傳統領域的持續眼球“吸功”,讓他們在智能家居領域目前舞弄風騷。第二面是互聯網企業,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全球領先,哪里有未來哪里有暴利,哪里就有互聯網企業,類似京東、樂視、阿里、華為都在通過軟硬件的方式圈自己的生態圈,互聯網企業需要在下一個風口與入口中站住腳,因為那里是他們在下一個時代生存的基礎;國家與聯盟,類似中國標準化研究所、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都在推行國家與行業標準,讓中國所有做智能家居的企業都依照這些標準執行,阻礙多多、困難重重,拭目以待。如果標準問題解決不了,適合每個人生活的智能家居就不會存在。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