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全球制造業重鎮而名動天下的東莞,一個打破常規的展會,似乎在隱喻這座城市轉型升級陣痛之后的鳳凰涅磐。
3月20日,東莞名家具展在來自全球各地展商、買家的頻頻握手簽約中落下帷幕。在此前連續5天的展會時間,這個平臺不僅捍衛了其作為中國專業家具展開年第一大展的榮光,而且通過一連串涵括品牌、綠色、設計、原創等在內的聯動創新,為今年3月的珠三角展會季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數據顯示,該展會在主辦方對參展商進行嚴格篩選的前提下,仍吸引了共1287家企業參展,展會規模達76萬平方米。接待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專業觀眾125922人,其中海外買家11529人,高于去年同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名家具展首次跨界整合家具、地產、資本、傳媒等領域的資源,搭建跨界整合平臺,為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鮮熱辣的配方式套餐。
另外,40萬平方米的9號館名家居世博園,更實現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展貿O2O模式,并成為365天全球推廣的服務平臺。
打破常規 品牌為先
陽春三月,備受業界關注的廣東四大家具展如期而至。在這場讓全國乃至全球家具行業為之矚目的連軸盛會上,不僅家具企業奇招迭出,產品樣式和銷售模式推陳出新,而且作為平臺本身的展會也在激烈的競逐之下爭妍斗艷。
作為中國家具業開春第一展,名家具展開幕首日,皇朝家私簽下637家店,展會第三天,A家家居1300家新店意向簽約完成。東莞恒輝家具原計劃增加30家店,但前四天已和136家經銷商達成意向。來自北京的品牌愛依瑞斯攜智能床墊首次亮相名家具展,開幕當天便已敲定30多家代理商,意向客戶更是超出預期。
面對有些展會背靠傳統資源,有些展會小富而安的現狀,東莞名家具展以一套套路清晰,有招有式的組合拳在參展商和買家、觀眾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品牌和設計一直是家具業界大咖向往的彼岸,但在以制造業作為比較優勢的中國家具業,某種程度上這又是一種奢望。
目前,我國家具產業盡管已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但在全球價值鏈中仍處于低端位置,企業眾多、門檻低、創新能力不足、知識產權與標準監管不力形成了行業集中度低、品牌塑造難等問題。
不解決品牌的問題,不以原創和設計謀得產業鏈的話語權,即使產業規模再大也無濟于事。對于家具展會來說同樣如此,不在品牌和設計上進行突圍,展覽面積再大也勢必將被產業升級的洪流所淹沒。
而在品牌方面,這一屆展會與以往的不同在于,不僅保持了以往的品牌高度集中的特點,還引進了更多在工程定制、軟裝設計、原創設計、新材料和新技術應用上更有特色、更有成效的品牌企業。東莞名家具展負責人表示,品牌性企業、業界原創性、環保性材料和完善的服務體系是篩選參展企業的標準。提高展商準入門檻的同時,主辦方對行業高級別品牌則采取了主動對接的方式,并通過與設計師、設計工廠進行廣泛合作,組織了多樣化的市場對接。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