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6年以來,由于人民幣持續貶值、股市巨幅波動等現象的出現,國際和國內都出現了一些擔憂甚至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有關中國經濟“硬著陸不可避免”、“中國是當前金融危機的根源”等聳人聽聞的論調此起彼伏。
近期,多部委頻繁喊話、表態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梢?,中央的態度十分堅定。這背后矗立著多個堅強的支撐因素:居民收入增速超過GDP增速,調查失業率數據4.99%處于較低水平,陸續發布的2016年首月的核心經濟數據也傳遞出企穩向好的氣息。與此同時,隨著“供給側結構改革”大幕拉開,各大部委的政策也接連落地,穩增長已強勁上路。
人民幣匯率接連兩日震蕩 三部委發聲力挺
開年上演的人民幣下跌引起了市場多方關注。2月16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下跌200個基點,回吐新年首個交易日的部分反彈。17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5237,較前一日的6.5130下調107個基點,這一調降創下1月7日以來最大幅度。
2月17日,商務部、發改委在兩場新聞發布會上分別就人民幣貶值問題發聲,力挺人民幣匯率。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發布會上明確提出,國內吸引外資依然是正增長,國際收支仍然穩健,經濟和國內市場基本面良好,不存在人民幣持續貶值的基礎,因此也就沒有所謂的資金加劇外逃現象。
無獨有偶,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直接表達出對人民幣的信心。他特別提醒,判斷人民幣未來會否持續貶值乃至中國經濟走勢時需要注意“四個沒有變”:一是中國作為外匯儲備第一大國的地位沒有變;二是中國每年較大規模的貿易順差沒有變;三是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的態勢沒有變;四是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新常態沒有變。總體來看,在經濟穩定發展的基本面之下,中國有能力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自去年的“8·11”匯改以來,面對做空勢力與資本外流的雙重影響,國內官方機構屢次發聲“力挺”人民幣匯率穩定。
就在本月13日,央行行長周小川也發聲“穩匯率”。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中國有充足的外匯儲備保證國際收支有余和人民幣穩定,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周小川還稱,不會讓投機力量主導市場情緒。
人民幣貶值壓力從去年底開始引發國內外關注,此前有報道稱不少企業、居民忙著去銀行換匯。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2月銀行代客售匯顯著增加,銀行代客售匯14320億元,比11月的9981億元增加了43%,增幅近一半。
針對換匯增加會否加劇人民幣貶值的問題,趙辰昕表示,中國是一個面向全世界開放的大國,每天有人換一些外匯,每天有外匯的正常流入流出,是很正常的。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