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在年報中表示,2015年,雖然鐵礦石價格大幅下跌,但鋼價下跌對銷售收入的影響遠超同期原料價格下跌對成本的影響,鋼鐵企業虧損嚴重。
而除了鋼價持續低迷之外,匯兌損失亦令鋼企業績“雪上加霜”。央行去年8月11日宣布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之后,人民幣貶值。2015年,寶鋼股份由于人民幣貶值造成匯兌損失16.9億元,華菱鋼鐵匯兌損失同比增加6.19億元,鞍鋼股份匯兌損失達1.79億元。
行業進入最艱難時期
面臨裁員壓力、債務違約重壓
上市公司業績的大幅下滑,昭示著鋼鐵全行業面臨的挑戰。在全行業去產能的壓力下,中國鋼鐵企業面臨著債務違約和裁員的雙重壓力。
3月10日,武鋼集團董事長馬國強公布了武鋼4萬~5萬人的大裁員計劃,規模之大,令人震撼。同時,10多萬鞍鋼職工也面臨下崗分流的命運。
馬國強表示:“在去產能這個大背景下,大家已經達成了共識,就是這8萬人不可能都煉鐵、煉鋼,那么只能有3萬人煉鐵、煉鋼,可能有4萬人、5萬人要找別的出路,這就是武鋼現在在做的事情。”
公開報道顯示,攀鋼集團成都鋼釩有限公司(下稱“攀成鋼”)將對全廠1.6萬名職工進行分流。攀成鋼于3月16日召開了干部大會,就《轉型升級職工分流安置方案(草案)》形成過程、主要內容及相關細節作了解讀,并對具體工作進行部署。
在業績發布會上,寶鋼董秘朱可炳表示,寶鋼股份不會簡單采取大規模裁員的方式,在優化人力資源結構時,對于分流員工將妥善安置轉型或者其他再就業的路徑。
此前,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指出,按照鋼鐵企業有關勞效方面的統計,考慮退出鋼鐵產能的勞動生產效率相對較低的因素,如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則約有總計40萬~50萬職工需要安置。這或對就業形勢特別是退出產能所在地的社會穩定形成較大沖擊。
3月28日,東北特殊鋼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北特鋼)和國家開發銀行同時在中國貨幣網公告,東北特鋼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下稱“15東特鋼CP001”)應于3月27日(此日為節假日,順延至3月28日)兌付本息。截至兌付日日終,東北特鋼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債資金,致使“15東特鋼CP001”構成實質性違約。
“15東特鋼CP001”發行總額為8億元,債券利率為6.5%,發行期限1年,到期應付本息金額為8.52億元。
中債資信鋼鐵行業研究團針在一份評論中指出,“鋼鐵行業目前處于低谷期,鋼鐵企業經營及財務狀況較差,對于債務負擔較重的企業需要關注,加強現金流和短期償債能力的分析。目前對于像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的企業,銀行信貸整體呈現收緊趨勢,行業內高杠桿企業的外部融資壓力逐漸加大,我們提示投資人加強對于該類企業到期債務的排查”。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