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標價簽內容標注不明,從而誤導消費者的情況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了。寫著“實木家具”,到底是“全實木”還是“板木結合”?標著“真皮沙發”,究竟是“全真皮”還是“半皮”?標價簽鬧出的糾紛不斷,家具行業終于坐不住了。
發現
同一家具不同銷售地點標價簽不盡相同
不同于逛超市買食品,消費者可以從標價簽看到價格,從包裝袋了解產品配料、保質期、生產商、經銷商、產地、生產許可證編號等信息,在家居賣場,你若是想知道一件家具的“前世今生”,不僅標價簽說不清楚,連銷售人員都很難講得十分詳細。
我們走訪了京城若干家居賣場,仔細對比了標價簽,確實發現了一些不同。
某品牌的家具,一個賣場標價簽上,標注了品名、產地、型號、等級、規格、計價單位、主要用料和零售價等信息;還是該品牌家具,在另外一個賣場的標價簽上,除了上述基本相同的信息之外,又另外多標注了生產商和經銷商兩項。
標價簽不夠詳盡 給家具產品“撒謊”留下機會
但廣廈時代發現,雖然基本信息都能從標價簽上了解到,但具體的產地和主要材質,并不是所有的標價簽都標注得十分清楚。
比如,沙發只標明了布藝,而其他零部件的材質卻沒有體現;有的產地只寫了廣東,而更確切的城市和工廠信息則通通找不到。正在為新家采買家具的田先生告訴我們,有時候,價簽上唯一有價值的信息就是價格,走到不同品牌的店里,標注有的詳細有的粗略,不懂行的消費者如果再不多問幾句,上當受騙很容易。
對策
“家具經營服務規范”出臺 標價簽需有12項標注
如果連一個標價簽都難以做到誠實、完善,那么家具產品的質量又怎么能夠叫人百分百放心?在信息不對等狀況下發生的家具產品購買糾紛,該有人管管了。
終于,歷時數月的市場調研,北京家具行業協會牽頭,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集美、城外誠、家和家美、藍景麗家、天壇、曲美、黎明等賣場和企業,在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的支持下,正式發布了《北京家具經營服務規范》,對家具經營活動做了管理、服務、評價等多方面的要求。其中,關于首當其沖面對消費者的標價簽,有了明確的規定。
該規范在價格管理方面,除了要求明碼標價,又重新規范了商品信息標識形式。我們看到,新的規范要求對價格標簽有了12項填寫說明,包括品名、型號、產地、生產商名、品牌名稱、計價單位、整套件數、主材、輔材、規格、價格和物價員等。其中進口家具要標明所在國家或地區,國產家具要標明二級產地;整套出售產品要以計價單位為準,填寫件數。
主材標注更詳細 新增“輔材信息標識”
值得一提的是,在從前消費者最搞不清的材質一欄,該規范做了更為詳盡的說明。
“主材、家具中起支撐、承載和縱向分隔作用的部件。桌類家具主要部件包括臺面板、抽屜、門板、旁板、腳架等;柜類家具主要部件包括面板、頂板、門板、旁板、隔板、地板、腳架等;木沙發、椅凳類家具主要部件包括座面、扶手、靠背、腳等;床類家具主要部件包括床屏(高屏、低屏)、床鋪板、床梃等。各類家具的可視部位包括門、面、旁、頂線、腳擻及覆面,應標注常用名(學名),原木鋸材,動物皮革等主要用材應寫明產地。產地國家或地區不十分明確的,僅寫明地區如西南、北美、南美等。”
而除了基材以外的、用于家具其他部位的各種材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輔材,在新的規范中也要標注于價格簽上。
對于消費者而言,從前只關注價格,以后可以仔細研究研究一件家具的“前世今生”了。
延伸
7項規范與消費者采買家具有關
不要以為《北京家具經營服務規范》只是針對從事家具經營服務企業,除了上述標價簽的細化規定以外,里面有很多跟消費者有關的條款。
圭玉純無機涂料創始人【中裝新網訪談】國貨之光單組分純無機涂飾材料——硅晶瓷的發明人、西南石油大學教授張連紅博士解讀純
多屏董事長王勇【深度】多屏董事長王勇對多屏董事長王勇從多個維度對產品經營進行專業分析和分享并對門窗市場進行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