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型家具企業來說,成本控制只是一個方面,積極尋求上市或許也成為了逆市突圍、獲得資金流的另外一種希望所在。
掌握主動 積極的應對之道
成本的上漲、利潤的下降、消費的理性……如今正在越來越直接地考驗著實木家具行業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坐穩“江山”。在此次采訪調查的過程中,無論實木家具品牌如何評價市場動態,他們都向記者傳遞出了一個共同的觀點——優勝劣汰,在實木家具市場的競爭中,做大做強的始終會是那些積極而睿智的企業。
價漲了品質過硬才能贏市場原材料資源越來越少
原材料資源有限是肯定的,價格上漲是肯定的。近幾年,國內的木材已經遠遠不夠實木家具市場的需求,目前,柏木之家的木材原材料從美國、新西蘭、印尼等國外運來的比例約占50%,陳元彬分析,原材料成本、用工成本、物流成本、賣場租金等都一路看漲,他以木材原料為例:“2006年,原材料是1200元/立方,而今年原材料已經漲到了2100元/立方,8年內,光是原材料價格就翻了一番。”而實木家具的價格上漲也是在合理范圍內的增長,產品比去年的價格上漲了12%-15%。“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實木家具的利潤空間大,但我們的實際毛率不超過10%。目前,實木家具的成本構成基本上是:原材料占成本的30%-35%,人工費占30%,剩下的物流、租金、工藝等成本則占20%,把以上部分除去,剩下的才是利潤。”
“從整個市場來看,目前,實木家具有巨大的剛需人群,他們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價格并不是他們唯一的考慮因素。”盡管實木家具每年都在漲價,產量和銷量來看,仍然處于增長之中。
高性價比實木家具有競爭力
實木家具市場必將迎來一次大洗牌。“受房產政策及中央政策的影響,未來高端實木家具肯定沒有市場,反之,那些性價比高、能夠滿足消費者實際需求的家具將得到長足發展”。
一直以來,實木家具市場發展得很快,但這個市場也有一些浮夸之風。因此,從發展的態勢來看,也需要這樣的洗牌,讓整個行業得以更好的沉淀。保持純正歐美傳統與工藝,強調產品的專屬感及個性化,致力打造出具有獨特韻律的歐美家居品鑒中心及一站式完整品牌店的服務模式,并依靠會展經濟,近年來一直備受精英階層的青睞和追捧。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