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雕藝文化 惠安邁向“世界雕藝之鄉”
來源:中裝新網 時間:2012-11-14 14:18:25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為加強惠安與世界的雕藝交流,提升惠安雕刻技藝水平,助推惠安早日實現海峽西岸現代化工貿港口旅游中等城市的發展目標,在先后舉辦六屆中國雕刻藝術節和六屆中國惠安傳統雕刻大獎賽基礎上,惠安于2012年11月9-11日舉辦了第一屆中國(惠安)國際雕刻藝術品博覽會。
|
編者按:
早在1600多年前的晉朝,石雕就已作為永久性的藝術得到廣泛應用。唐朝名人王潮墓園中的人物雕像、宋朝的洛陽橋墩上的石將軍等都見證了惠安雕藝的悠久歷史。進入明清時代,惠安雕藝日臻完善,成為“南派”雕藝的代表,并開始走向世界。為加強惠安與世界的雕藝交流,提升惠安雕刻技藝水平,助推惠安早日實現海峽西岸現代化工貿港口旅游中等城市的發展目標,在先后舉辦六屆中國雕刻藝術節和六屆中國惠安傳統雕刻大獎賽基礎上,惠安于2012年11月9-11日舉辦了第一屆中國(惠安)國際雕刻藝術品博覽會。
|
首屆“雕博會”風采 |
首屆中國(惠安)國際雕刻藝術品博覽會11月9日-11日隆重舉辦
11月9日上午,以“傳承雕藝文化,引領創意未來”為主題的首中國(惠安)國際雕刻藝術品博覽會(以下簡稱“雕博會”)在“中國石雕之都”的福建惠安縣城南展覽中心隆重開幕。
|
|
評論:握指成拳聯動共贏——泉州上演兩場年度盛事
11月9日,泉州接連上演了兩場年度盛事。上午8時58分,南安水頭,第十三屆中國(南安)水頭國際石材博覽會隆重開幕;兩個小時后,惠安城南展覽中心,首屆中國(惠安)國際雕刻藝術品博覽會也敞開了項目對接和技藝交流的大門。
|
雕藝大展打開廣闊市場 ——首屆“雕博會”側記
名為《敢問路在何方》木雕作品引人關注。“孫悟空”在10多米高的陰沉木上極目遠眺,前面就是首屆雕博會上萬平方米的室內展館。“敢問路在何方?”第一屆中國(惠安)國際雕刻藝術品博覽會的成功舉辦,真切回答了惠安雕藝產業轉型提升的關鍵問題。
|
|
惠安雕藝產業發展規劃 |
惠安邁向“世界雕藝之鄉”
惠安正在傾力打造屬于自己的個性城市名片。按照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結合惠安雕藝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需求和實際,縣委、縣政府提出了打造“世界雕藝之鄉”和建設“文化強縣”目標,著手啟動雕藝文化產業轉型提升工作。
|
傳承雕藝文化 引領創意未來
惠安雕藝源于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與建筑藝術相生相伴、有機結合,歷經千年的繁衍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被譽為“中華一絕”。
|
人才:石雕產業發展的曙光
開成職業學校雕刻工藝專業招生之始,摸石頭過河,做了大量的市場調查,多次召開了座談會,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支持下,2010年秋正式開班。雕藝專業根據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確定石雕與木雕與古建筑與景觀兩個專業。
|
玉雕將成惠安雕藝新增長點
惠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蔣向群表示,玉雕將成為惠安雕藝產業最大的一個新增長點,當地企業可利用云南、新疆、緬甸等各地豐富的玉石資源,讓惠安的千年雕藝賦予玉石更多的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
|
|
惠安雕藝風采遍布全球(精彩作品推薦) |
《青年毛澤東》主持雕刻:榮發石業
|
《八仙對弈》作者:蔣耀輝
|
《霸王別姬》作者:鄭國明
|
《松鶴延年》作者:吳德強
|
《騰云》作者:王向明
|
《馬丁·路德·金》主持雕刻:王向榮
|
|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9 手機: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