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啟示
我們從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也能得出一些啟示。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進入了深化改革期,推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文件對經濟改革說了三件大事,會影響建筑業的發展:
第一點,體制改革,主要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企業分類改革,這里我不多說;
第二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讓市場決定資源配置,這里就提到資質管理、城市建設融資模式,都會在未來陸陸續續進行改革。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要轉向市場經濟,讓市場決定資源配置,而不是讓政府決定企業的競爭力;
第三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這里要強調的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
4
資質管理改革趨勢
鑒于以上種種,建筑業、設計行業資質管理改革勢在必行,未來趨勢如何?我們做出以下預測:
預測1:
跟市場經濟接軌,取消企業資質,強化個人資質是趨勢。
從資質管理改革的做法來看,施工行業改革力度和速度均大于設計行業。
時間方面,資質標準在2020年前預計還要修訂,出臺新的資質標準可能大。施工已經出臺了新的標準,設計行業已經出了2個征求意見稿,預計十三五末之前會有新的資質標準出臺。
預測2:
“十三五”期間取消企業資質不太可能出現,住建部的“十三五”規劃中沒有提這個要求,只是提到要降低要求、降低門檻,減少數量。“十四五”期間可能建筑業能夠部分實現許可證制度。
預測3:
就施工行業而言,不分序列意味著沒有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和勞務分包之分。沒有級別意味著沒有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之分。
預測4:
就設計行業而言,改革過程會慢一些,但序列、行業類別、資質數量、級別減少也是必然的。在民用建筑設計行業有可能首先突破,首先可能是級別的取消。作為住建部主管的行業,改革步伐會快一些,應該會更加開放。其他行業可能沒這么樂觀,比如水利、公路等都有相應的主管部門,改革步伐相對會慢一些。
部分類別可能還是會保留。例如鐵路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等涉及到國計民生的類別,技術要求高,涉及到國家安全,可能將被保留。但是大部分行業的資質管理格局將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