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基礎設施投資高位運行
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59422億元,同比增長21.1%,增速比1—5月份和去年同期均提高0.2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21.2%,比去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46.5%,拉動投資增長4個百分點。
基礎設施中短板領域的投資增長較快。上半年,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46%;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25.4%;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23.2%;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17.5%。
分地區看,上半年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投資合計增長22.9%;占全部基礎設施投資的比重為58.5%。
解讀:今年,基礎設施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約為15.6%,其增速也略高于去年,基礎設施投資仍舊是穩投資、穩增長的重要力量。
今年,一些省份的2017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密集出爐,數額從千億到萬億不等,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交通領域的項目投資,占據了重要地位。根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等政策,2016至2018年國家將重點推進交通基礎設施項目303個、總投資達到4.7萬億元,鐵路和軌道交通占比最大。同時,地下管廊及海綿城市等新型基建空間巨大,京津冀協同發展及長江經濟帶兩項重大戰略也將拉動區域內基建需求。這些都給建筑行業帶來極大紅利。
8.5%——房地產開發緩中趨穩
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061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5%,增速比1—5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34318億元,增長10.2%,增速提高0.2個百分點。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7.8%。
1—6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7466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1%。全國非重點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上半年增長24.5%,繼續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長水平。
解讀:去年,中國開始了新一輪的房地產調控,本輪調控與以往的調控方式不同,采取了分類指導、因城施策的方針。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因城施策調控效果顯現,重點城市適時調整住宅用地供應規模、結構和時序,加快在建商品住房項目建設進度,不斷加大住房市場供應力度。
在這種情況之下,房地產投資增速雖然有所回落,但是回落的幅度并不大。銷售增速的回落主要是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但是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在調控方式上也不僅僅是在限購、限貸、限售,為了解決供求矛盾,還加大了土地和房屋的供應,這就使得房地產投資的變動幅度沒有以往那么大。住宅投資增速的提高有助于增加住房供給,緩解供需矛盾,有效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