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施工設計方面來說,由于公裝空間形態多樣,設計成為公裝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之一,也是企業從萬千游擊隊中脫穎而出的尚方寶劍。其次,公裝施工中涉及的板塊繁多,包括家裝并不涉及的消防系統、空調系統、排水系統和電氣系統等。如果企業沒有較高的項目管理水平和規范的施工標準,最終的項目實施能力都可能失之千里。如何在重重困難下優化資源配置,充分利用內外部產業鏈,合理管控工程風險等,都是家裝轉公裝的厚實壁壘。
從企業運作來說,公裝企業的運作并不像家裝一般簡單,公裝消費者對品牌的選擇具有明顯傾向,中小企業單憑一己之力想嶄露頭角已屬不易。再者,公裝企業在項目實施中需支付履約保證金,預付款保函、履約保函的保證金,以及墊付一定的工程款項,這使得中小企業常因為無法承受大額資金壓力而錯失大好機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對承包公裝工程的企業的資質審查和管理非常嚴格,缺少足夠的資質證書、企業資信、經營業績或者設備技術都可能痛失目標工程。
就這一趨勢,筆者認為,與其盲目地進攻公裝行業,倒不如順著共享經濟的趨勢,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建立一個共享服務平臺,由實力雄厚的口碑型企業負責運轉,平臺合作商專業做各自擅長的板塊,用同一聲音講話,營造公裝行業的品牌化效應,推動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當下眾多的裝修服務平臺,如新浪推出的搶工長,土巴兔推出的商務擔保,新美裝飾推出的工業化都極具競爭力。類似這樣的共享平臺肯定會日益增多,更多中小企業將不再孤軍作戰,裝修行業的發展將更有秩序,消費者的權益也將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