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國家,但同時,以不斷消耗自然資源為代表的20世紀工業文明的思維方式裹挾中國城市建設慣性高速發展的這20年,我們建筑業的過程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資源,并產生大量的碳排放和建筑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從資源消耗來看,我國每年為生產建筑材料需要消耗各種礦產資源100億噸以上,已經造成資源的快速枯竭和環境退化
從能源消耗來看,2015年我國建筑使用的能耗是8.58億噸煤,占全國總量的19.96%,加上水泥、鋼材以及施工過程中的能耗,占全社會的40%左右。
從碳排放來看,建造過程碳排放來自于建材生產、施工過程、建材生產過程原材料的化學反應三個過程,占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的30%左右。建筑的建造和拆毀過程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每年超過30億噸,占城市垃圾的40%左右。
從污染排放來看,以水泥為例,水泥生產過程的化學反應中,直接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和粉塵,這些是構成我們空氣污染的重要的因素。
同時,我們建造的產品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一是我們城市建筑平均使用壽命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只有40年左右,平均100年之內要建造和拆毀2到3次,每一次的建造和拆毀都會消耗大量的資源能源,產生大量的污染排放和建筑垃圾;二是目前建造交付的是毛坯房,二次裝修造成了大量浪費,也給建筑的安全造成了極大的隱患;三是我們的建筑產品離高品質的建筑差距較大,建造方式離工業化也很遠;四是信息化的應用,根據麥肯錫的報告,我們建筑行業信息化應用水平僅僅高于農業,在所有行業排在倒數第二。
以上都是我們現在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時候應該做一些改變了。
建筑行業創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
建筑行業的發展應推動以綠色化為核心、工業化與信息化“三化融合”發展,這是建筑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的方向。只有通過“三化融合”發展,我們才能實現三個目標。第一,改變建筑業對資源能源的利用方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和破壞。第二,更加強調以人為本,提高建筑的品質,為人類創造更加舒適宜居的環境。第三,提升行業自身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動建筑業向建筑產業發展。
綠色化
這里說的綠色建筑是綠色建筑的升級版,也可以叫2.0版。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要實現推動建筑業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能源,降低環境負荷,實現五節一環保;二是創造建筑的先天綠色基因,注重提高建筑的品質,建造以人為本的建筑;三是使綠色建筑更加符合經濟和市場需求,激發內生的動力,實現綠色建筑的投資可回收。
工業化
建筑工業化的重要抓手是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對于裝配式建筑而言,我們特別強調的是4個系統全面裝配,而不僅僅是主體系統的裝配,這個系統是主體結構系統、外圍護系統、設備與管線系統、內裝系統,這才具有發展裝配式的意義,大家需要樹立一個全面的理念。
信息化
我們強調的信息化是基于BIM的行業信息化,建筑業將迎來以BIM技術為核心的數字化變革。我們集團運用BIM完成設計的項目已經超過800萬平米,并通過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CBIM設計平臺,完善了BIM設計整體解決方案。
BIM技術廣泛應用帶來的變化
一方面,BIM技術會使行業的協同生產方式和組織方式發生很大的變化;
另一方面,BIM技術是城市建設運營實現數字化和信息化的支撐。例如北京市行政副中心6平方公里核心區采用三維數字工作集成管理平臺。
實現三大目標
一是有效控制設計和施工的質量;
二是數字化的竣工模型為未來的數字化運維提供準確的工程數據;
三是集成建設數字化模型,為通州數字化的模式創造基礎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