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提到,工程公司建設組織模式將會變化,工程公司主要負責咨詢公司方案的執行,接受咨詢公司監督,其核心人才會是建造師和技術工人,而包工頭的作用在新環境下的作用將急速下降,很可能將會消失。
為什么包工頭行業將會消失
這與未來的建設組織模式變化有很大聯系,咨詢公司負責提供施工方案和進行質量監督,工程公司負責方案的執行,工程總包將以大公司為主,施工現場主要是技術工人,施工現場沒有那么多現場支模板、搭腳手架、扎鋼筋、搗水泥的普工了,而且后續不斷推行的裝配式建筑,讓蓋房如搭積木一樣,更加減少勞務成本和管理成本,所以包工頭行業可能會慢慢消失。
建筑業將來什么職業更吃香
建筑業將來最吃香的應當是建筑師,建造師,專業設計者和技術工人,而包工頭,輔助工將會大面積被淘汰。那包工頭如果消失,建筑工人將去哪里找活?技術工人將來將直接屬于工程公司,臨時合伙制或許也將發展起來,但是普通和包工頭可能會面臨淘汰危險。
現今形勢還不能定論
雖然提出了一些建筑行業改革的方向和措施,但根據現今情況,建筑隊伍還不穩定,還需要很多勞務建筑隊支撐,包工頭帶隊的工作模式是否會被代替,還需要時間給我們答案。建筑業的發展和社會發展密不可分,建筑工人找工作可以通過吉工家手機應用,讓互聯網科技盡快幫助建筑行業找到新路徑。(來源:熱點網)
2017年注定是中國建筑業改革發展的大年
國務院為建筑業頂層設計
2017年2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這是時隔32年后,國務院再次為建筑業發文,并在當晚的新聞聯播中進行了播報。該文件是建筑業改革發展的頂層設計。該意見指出:
(一)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二)優化資質管理
1、進一步簡化工程建設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設置,減少不必要的資質認定。
2、對信用良好、具有相關專業技術能力、能夠提供足額擔保的企業,在其資質類別內放寬承攬業務范圍限制。
(三)優化資格管理。
1、有序發展個人執業事務所,推動建立個人執業保險制度。
2、強化個人執業資格管理,明晰注冊執業人員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加大執業責任追究力度。
(四)完善招標投標制度。
1、加快修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范圍和規模標準規定》,縮小并嚴格界定必須進行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范圍,放寬有關規模標準,防止工程建設項目實行招標“一刀切”。
2、在民間投資的房屋建筑工程中,探索由建設單位自主決定發包方式。
3、進一步簡化招標投標程序,盡快實現招標投標交易全過程電子化,推行網上異地評標。
4、對依法通過競爭性談判或單一來源方式確定供應商的政府采購工程建設項目,符合相應條件的應當頒發施工許可證。
(五)加快推行工程總承包。
1、裝配式建筑原則上應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
2、政府投資工程應完善建設管理模式,帶頭推行工程總承包。
3、除以暫估價形式包括在工程總承包范圍內且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外,工程總承包單位可以直接發包總承包合同中涵蓋的其他專業業務。
(六)培育全過程工程咨詢。
1、鼓勵投資咨詢、勘察、設計、監理、招標代理、造價等企業采取聯合經營、并購重組等方式發展全過程工程咨詢。
2、政府投資工程應帶頭推行全過程工程咨詢,鼓勵非政府投資工程委托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
(七)嚴格落實工程質量責任。
特別要強化建設單位的首要責任、首要責任、首要責任。
(八)全面提高監管水平。
1、政府可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具備條件的社會力量進行工程質量監督檢查。
2、推動發展工程質量保險。
(九)建立統一開放市場。
1、打破區域市場準入壁壘,取消各地區、各行業在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外對建筑業企業設置的不合理準入條件;
2、嚴禁擅自設立或變相設立審批、備案事項,為建筑業企業提供公平市場環境。
3、完善全國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實現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數據共享交換。
4、建立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制度,依法依規全面公開企業和個人信用記錄,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