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套用同樣的邏輯,建筑行業也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把握風向,按照國家“供給側改革”和“一帶一路”戰略的思路,大力推進建筑工業化,從資金、品牌、管理等方面促進建筑工業化企業的改革,實現行業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供給側改革”在生產方式、要素投入、產業結構和配套措施方面為建筑業的發展清除了障礙,明確了建筑業作為產品供給方的地位,指出了其不同層面的改革方式;“一帶一路”戰略拓寬了建筑業的發展和投資領域,引導建筑業和相關企業將業務范圍擴展到我國廣大中西部地區和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并通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建筑業提供了資金保障;建筑工業化則代表了最先進的生產方式,能夠從工期、產品質量、安全性能和節能環保效率等方面為建筑業帶來顯著變化,徹底扭轉建筑業在社會上固有的從業人員素質低、資源消耗大且污染嚴重、生產方式粗放的刻板印象,同時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方式改善我國建筑企業競爭力,為我國建筑業的“二次出海”提供堅實后盾。“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戰略和建筑工業化導向互為促進,相輔相成,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合力,為我國建筑業的發展創造了強勢風口。我國建筑業只要把握好機會,充分利用這一契機,必將迎來蓬勃興旺的發展盛況。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盡管“供給側改革”和“一帶一路”戰略會給建筑業帶來明顯利好,但由于建筑業積弊較多且關系復雜,同時建筑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在眾多行業中明顯落后,因此新的發展過程中會伴隨較大陣痛:“遲遲不能推出的“營改增”以及效果遠低于設想的“質量治理行動”即為顯例。改革推行期間,承受不住陣痛的建筑企業將會消亡,但改革過后的形勢也充滿希望,那會是煥然一新的春天。(來源:BIM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