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業績較好的企業:
優秀業績原因分析:
1、產業鏈完善,積極謀求產業轉型升級
新常態下轉型升級是每個企業不得不面對的議題,四個標桿企業都采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
中國建筑在房建領域增長緩慢的情況下,提出房建、基建、地產營收占比5:3:2的產業結構調整目標,大力發展基礎設施業務,并逐步向水務、環保等領域拓展,2016年房建業務營收占比下降至65%,基礎設施業務實現爆發式發展,新簽合同額超過5700億元,同比增長 83%;
中國電建完成水電、風電勘測設計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后,進一步鞏固了全產業鏈的優勢,除保持在水利水電傳統領域的領先地位外,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工程承包、水資源與環境等非傳統業務,帶動了整體業務增長,同時電力投資運營和房地產開發業務的高速增長也對公司的穩步發展形成有益補充;
葛洲壩2016年圍繞環保、公路、水務、能源領域大舉投資并購,優化產業布局,在保持傳統建筑業務的穩步增長外,環保業務111%的營收增長率和房地產業務53%的營收增長率無疑為葛洲壩的強勁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北方國際2016年完成重大資產重組,重組后業務為以國際工程承包為主體的多元業務模式,包括房地產開發、貨物貿易、金屬包裝容器制造、貨運代理等,成功打造了民品國際化經營板塊。
2、緊跟一帶一路戰略,國內外市場兼顧
一帶一路戰略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但如何抓住這個契機還需要實力和眼光:
中國建筑近幾年積極構建“大海外”事業平臺,通過設立營銷中心和國別組的方式加大市場布局,2016年海外業務營收同比增長30%,首次突破百億美元。
中國電建多年來一直堅持國際業務優先發展戰略,2016年更是組建了電建國際,成立六大海外區域總部,從組織架構上表達了他們建立一個全球化公司的雄心。2016年境外新簽合同額1178億元,同比增長18%,占全年新簽合同額的33%,其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新簽合同額就達636億元。
葛洲壩作為“走出去”排頭兵,在99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覆蓋142個國家和地區,加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布局和項目運作,2016年新簽國際合同額706億,占全年新簽合同額的33%,其中“一帶一路”項目占比已然過半。
北方國際2016年積極加大海外市場開發力度,國際工程承包業務營業收入達51億,同比增長22%,是北方國際增長最快的業務板塊。
3、創新商業模式,大力發展PPP、投融資業務
中國建筑依靠雄厚的資本實力,積極推廣與政府及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在多個省市成立投融資公司推動項目開展,2016年度獲取PPP投資項目108個,計劃權益投資額1870億元,有力帶動了基礎設施業務的發展;
中國電建大力推行產融結合戰略,成立基金管理公司,積極構建PPP等投融資類項目的經營管理模式,通過 PPP 等模式大力開拓基礎設施業務。2016 年,公司國內基礎設施業務全年實現新簽合同1543億元,同比增長14%;中標PPP項目39個,中標總金額達1983億元。
葛洲壩面對競爭激烈的PPP市場,設計完善了一整套PPP業務的規則、流程和模式,創造了“葛洲壩模式”,通過大力開展PPP、EPC、工程總承包等高端業務,2016年國際國內簽約19個PPP項目,金額達719億元,占公司國內市場簽約額的50%以上。
除此之外,加強風險管控、提質增效也是獲取利潤的一個重要途徑。如中國建筑高度重視現金流管理工作,多種舉措加大工程款回收,2016年實現期末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1070億元,同比增長96%,達到公司歷史最好水平,應收賬款余額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穩定在15%左右且賬齡結構良好;中國電建針對業務開展中的“兩金”風險,持續開展“兩金”壓降工作,加強“兩金”總量控制,同時與各類金融機構合作,創新“兩金”回款新模式,實現資金回流,2016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289億,同比增長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