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方面
1.要選拔素質高,實戰經驗豐富的人員作為施工帶班人員。對于好的機械手、帶班人員建立情感聯系,不要因為一些小事情而導致人才流失。
2.對于計量人員,要抓好工程進度與計量支付的同步,確保生產一線不因計量款而耽誤生產,實現良性循環。
3.對于現場管理,要發揚合理的周扒皮精神(注意合理兩字)。
4.施工現場要養成規范記錄施工日志的習慣,為規范成本管控,施工賠償提供最直接的依據。
材料方面
1.做為分包商,管理的是現場施工一線的材料,重點抓好材料的收發、領退、尤其是各核算主體之間的調撥轉移,要做好清點,合理規范填制憑證,嚴格審批程序,堅決取締亂領,浪費現象。
2.要組織相關人員定時清查施工庫存,同時還要做好施工設計與實際材料用量的對比,徹底消除浪費和盜竊現象。
3.狠抓施工流程,有效減少施工不當產生的材料浪費。
4.要嚴把材料入口關,杜絕不合格材料流入工地造成相關補救費用的產生。
5.使用新材料、新的施工工藝來獲取最大盈利。
機械方面
1.機械操作手要選擇經驗豐富的,不要因為貪圖便宜,請個生瓜蛋子,活沒干出來,機械被練壞了。
2.要督促操作手對機械的維修保養,因為機械是搞基建的工具,所以機械是能否正常運轉直接決定了你的進度。
3.要向機械化靠攏,畢竟現在人工成本、人員安全成本越來越高,所以機械化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趨勢。
安全湯(需旺火)
以前工程老板對安全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怎么當回事,可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即使是沒有利潤,也不能有安全事故,因為安全直接跟刑事責任掛鉤。要加強現場施工安全標準化、規范化。之所以存在安全隱患,就是因為施工操作的非標準化,所以只有現場施工標準化了,才能帶來安全隱患的遏制。另一方面現場施工標準化也是一項遠期投資,可以給業主、總包留下好印象。這點需要管理者具有戰略眼光。
稅務湯(需猛火)
如果說上面幾點大家都是同臺競技比內力,那么接下來稅務營改增這塊,則可以說是分包商們的一個分水嶺,誰率先適應營改增那么誰就贏在起跑線上。我把稅務放在最后談,可見其重要性,因為“稅”可以說是決定分包商以后能不能拿到骨頭的關鍵!既然要談稅,還有營改增,那么考慮到非基建人士,我們先來看下營改增之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