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創新機制
特色小鎮運作機制要“破舊去僵”,做到“活而新”。
市場化機制是特色小鎮的活力因子。“活”,就是建設機制活。用創建制代替審批制,實施動態調整制,徹底改變“爭個帽子睡大覺”的舊風氣;建設上采用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機制,摒棄政府大包大攬,體制機制非常活。
“新”,就是制度供給新。扶持政策有獎有罰,運用期權激勵制和追懲制雙管齊下的辦法,對如期完成年度規劃目標任務的特色小鎮,省里給予建設用地和財政收入獎勵,對3年內未達到規劃目標任務的,加倍倒扣用地獎勵指標;對于國家的改革試點、省里先行先試的改革試點、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試點,允許特色小鎮優先上報、優先實施、先行突破。
堅持創新為魂,建設創意小鎮、打造人才小鎮。要強化產業創新發展。
一是要強化技術創新,做強特色產業。特色小鎮應該是先進技術的發明和應用小鎮。
二是要加強創意發展,加快培育新業態。
三是要加強合作創新,加速集聚高端要素。
7大新興產業的特色小鎮,要緊緊圍繞各自的產業定位,運用互聯網+、信息智能等現代技術,借助科研機構共同開發應用先進技術,結成創新伙伴,縮短創新成果轉化過程,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引領產業發展;歷史經典產業,要深挖傳統工藝,運用現代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培育新粉絲,力爭做成代表中國文化的符號。
特色小鎮要建成創意小鎮。每個特色小鎮要根據產業特點和自然稟賦,建設一個創客中心,以好創意來豐富特色小鎮的業態,創造性地培育出一批一二三產聯動、歷史現代未來同現、生產生態生活共融、宜居宜業宜游的新產業,實現產品創新與業態創新聯動,以新產業新業態培育新的消費群體,激發新的消費需求。
特色小鎮是有物理空間邊界,但沒有產業合作邊界,是各種高端要素集聚流動的開放小鎮。
所有小鎮要瞄準與產業定位相關的高端人才、高端資源和高端產品,運用現代信息手段,搭建創新交流平臺、技術合作平臺、品牌發布平臺等,集成利用好各種高端要素,打通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促進各種技術、資金、人才自由流動、高效利用。
6、和諧社區
特色小鎮是一個新型城鄉經濟和消費發展的紐帶,在這里要大力發展社區組織力量,形成一個可以聚人氣、通人文的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和諧社區,讓城市人找得到“鄉愁”,吃得到健康農產品,享受旅居度假生活。
7、客戶市場
特色小鎮不能面面俱到,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一定要結合自身競爭優勢,抓住核心客戶群體,充分挖掘核心客戶的需求,滿足客戶消費利益,客戶才能忠誠相隨,客戶市場才能堅固不破。
8、利益分配
特色小鎮是一個政府、村民、企業、消費者等多方利益交集的共生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要用市場化、股權化的利益分配機制,只有共同做大蛋糕,才能**經濟成果,才能造福一方百姓。
9、公益力量
公益力量是無窮的。特色小鎮要引導和自發成立大批社會公益組織機構,政府給予政策支持,在特色小鎮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愛國、愛社、愛民的優良傳統,要崇尚公德心、孝心、博愛、宗教等精神信仰,要為特色小鎮注入精神力量,為民眾凝聚價值依歸。
特色小鎮通用創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