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標本
定義:特色小鎮“非鎮非區”,是創新發展平臺。特色小鎮不是行政區劃單元上的“鎮”,它沒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鎮也不是產業園區的“區”,它不是單純的“大工廠”,而是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聚焦特色產業,融合文化、旅游、社區功能的創新創業發展平臺。
關鍵詞:特色不是小鎮的形容詞,而是小鎮的關鍵詞,是小鎮的核心元素。
面積:3-5平方公里(4500-7500畝)
核心建設用地:1平方公里(1500畝)
總投資額:3年30億元到50億元
運行:各方參與者聯合成立“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作為統籌特色小鎮的重要機構。
產業方向:發展國家政策扶持的七大產業和十大歷史經典產業
發展使命:特色小鎮是區域經濟的發動機,是轉型升級的試驗田。示范小鎮可以從市級開始,升級到省級、國家級、世界級,特色小鎮要有領跑者,為建成一批高質量特色小鎮樹好典型、做好榜樣,帶動其他小鎮比學趕超。
特色小鎮成功創建指南
1、服務政府
特色小鎮是一個社會共生有機體,離不開開明、服務型政府的支持,政府引導不越位,這是成功的母體。
特色小鎮是探索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什么是供給側改革?就是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包括制度供給、要素供給、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
特色小鎮,在小空間里融合產業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區功能,構筑集產業鏈、投資鏈、創新鏈、人才鏈、服務鏈于一體的產業創業創新生態圈,能集聚各類高端要素,誕生各種創新因子,孵化出新產業業態,將是新常態下創造有效供給、提高供給質量、提升供給效率、創新制度供給的全新空間。
2、投資主體
特色小鎮需要一個核心投資主體,可以是村鎮股份制企業、可以是當地龍頭企業、可以是外來投資企業。
特色小鎮建設得如何,不在于政府給帽子、給政策,關鍵在于企業是否有動力、市場是否有熱情。如果只是靠政策、靠資源,缺乏市場基礎,肯定干不久,不可持續。
因此,特色小鎮建設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攬,而必須在政府的引導下,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堅持市場化運作。
3、核心特色
特色小鎮產業定位要“一鎮一業”、“一鎮一特”。突出“特而強”。產業是特色小鎮建設的核心內容。要做到不重復、不雷同,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特”,是指每個特色小鎮都要鎖定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等七大新產業,以及歷史經典產業中一個產業,主攻最有基礎、最有優勢的特色產業來建設,而不是“百鎮一面”、同質競爭。即便是主攻同一產業,也要差異定位、細分領域、錯位發展,不能喪失獨特性。
“強”,是指要每個小鎮要緊扣產業升級趨勢,瞄準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3年投入30億元到50億元,引進行業領軍型團隊、成長型企業,以及高校畢業生等90后、大企業高管、科技人員、留學歸國人員創業者為主的“新四軍”到小鎮來創業創新,培育行業“單打冠軍”,構筑產業創新高地,成為新經濟的增長點。
堅持特色為王,突出特色亮點、強化高端引領,這個“特”體現在產業特色、生態特色、人文特色、功能特色等多個方面。
要彰顯產業特色。
產業特色是小鎮特色亮點的重中之重。小鎮建設不能“百鎮一面”。即便主攻同一產業,也要差異定位、細分領域、錯位發展,不能喪失獨特性。
小鎮只有1平方公里的建設用地,產業過于分散,肯定形成不了特色。在打造產業特色過程中,要著眼長遠,聚焦前沿技術、新興業態、高端裝備和先進制造,突出科技含量、高新技術的比重、高端制造業的高端水平上。
如高端裝備制造業小鎮,要把新材料、新能源、機器人、智能裝備、航空航天等作為重點;健康小鎮,要把生物醫藥、大型建設醫療設備領域等作為重點;環保小鎮,要把能源環保作為重點。只有這樣,才能在引領轉型升級上作出示范。
要彰顯生態特色。
特色小鎮建設必須堅持生態優先,堅守生態良好底線,根據地形地貌和生態條件做好整體規劃、形象設計,硬件設施和軟件建設都應當“一鎮一風格”,充分體現“小鎮味道”。
特別要重視生產和生態融合發展,做到特色小鎮生態特色與產業特色、當地自然風貌相協調,打造的生態特色與小鎮周邊有顯著區別。切不能發展了小鎮經濟,破壞了小鎮環境。
可實行“嵌入式開發”,借鑒烏鎮等模式,保留原汁原味的自然風貌,建設有地方特色和優良生態的風情小鎮。
要彰顯人文特色。
文化特色是軟實力,也是產業發展最終的生命力。每個特色小鎮都要匯聚人文資源,形**文標識。特別是要把文化基因植入產業發展、生態建設全過程,結合自身實際著力培育創新文化、延續歷史文化根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獨特的山水文化,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區域特色文化。
4、產業驅動
特色小鎮功能集成要“緊貼產業”,力求“聚而合”。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四大功能融合,是特色小鎮區別于工業園區和景區的顯著特征。
聚,就是所有特色小鎮都要聚集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功能;合,就是四大功能都要緊貼產業定位融合發展。
尤其是旅游、文化和社區功能,要從產業發展中衍生、從產業內涵中挖掘,也就是要從產業轉型升級中延伸出旅游和文化功能,完善好功能,而不能是簡單相加、牽強附會、生搬硬拼。
特色小鎮形態打造要“突出精致”,展現“小而美”。 特色小鎮的建設形態很重要。尤其是現代社會,美好的事物、美麗的環境都能轉化為很強的生產力。
首先,骨架小。特色小鎮的物理空間要集中連片,有清晰的界定規劃范圍和建設用地范圍。規劃面積要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設面積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建設面積原則上不能超出規劃面積的50%。
其次,顏值高。所有特色小鎮要建成3A級景區,其中旅游產業特色小鎮要按5A級景區標準建設。再次,氣質特。特色小鎮要根據地形地貌,結合產業發展特點,做好整體規劃和形象設計,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確定好小鎮風格,展現出小鎮的獨特味道,原則上不新建高樓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