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已與家裝行業實現融合,但并不奏效
很多人會將互聯網家裝的“概念”和“體驗”之間的落差歸結為傳統行業并未與互聯網實現融合,用戶選擇的時候是“互聯網”的,而等到落地的時候卻是“傳統”的。其實,這并不是互聯網沒有與家裝行業真正實現融合所導致的。
隨著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的日益深入,家裝行業當中的很多環節同樣有了互聯網的元素。借助電商模式,用戶家裝過程當中需要購買的原材料能夠實現網上比價,減少了傳統家裝過程當中的價格不透明;借助實時在線的APP,用戶在家裝過程中能夠進行24小時的監控,減少了傳統家裝過程當中的野蠻施工等行為;通過云端整合,用戶在家裝過程中能夠通過不同設計方案的整合,減少設計不合理的發生……盡管互聯網已經與家裝行業的每一個階段都實現了融合,但是用戶痛點依然存在的一個很大原因就在于這些結合只是淺嘗輒止,并沒有從本質上改變這些流程,這就導致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縱觀能夠在互聯網時代真正給用戶體驗帶來本質變化的“互聯網+”產品,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它們借助互聯網的手段給傳統行業帶來了本質性的變化,真正改變了傳統行業,最后才讓用戶感受到這種真切的改變。微信、微博的出現正是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溝通和交流方式,通過實時互動、方便快捷的方式真正給用戶帶來體驗上改觀,最終用戶才真正感受到新的社交方式比傳統的社交方式更加方便、快捷。
互聯網家裝卻不是這樣。它實現的僅僅是互聯網與家裝行業的簡單拼湊,對于傳統家裝行業的本質并沒有切實的改變,即使互聯網已經頻繁出現在傳統家裝行業的各個流程和環節,但是這種出現依然只是流于形式,缺少對傳統家裝行業本質性的革新。
因此,互聯網的元素已經出現在了家裝行業不同的環節之中已經充分說明:互聯網已經與家裝行業實現了融合,但是這種融合并沒有給家裝行業的這些環節帶來改觀,再加上家裝行業涉及到的環節較多,最終導致用戶真正感受到家裝體驗沒有多少改觀。互聯網與家裝行業融合并不奏效,當互聯網成為一種標配之后,針對家裝行業的新一輪變革亟待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