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運用大數據,對一些重大項目中標結果進行了準確預測。2017是基礎設施建設改革爆發年,我們預測基建領域將可能會發生以下16個重大改變:
1.基建投資仍是主要手段,且投資規模將達16萬億
目前多個省份2017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密集出爐,數額從千億到萬億不等。例如廣東擬安排省重點項目年度計劃投資5200億元,將比上年增加200億元;陜西省年度投資4820億元。
2017年,基建投資增速將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整體規模預計在16萬億左右,基建將繼續成為穩定投資及穩增長的主要力量。城市和農村基礎設施和重大交通項目以及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工程或支柱性產業,依然是投資熱點?;A設施建設尤其是交通領域項目,將占據重要地位。
2.建筑央企將與民營企業、地方龍頭企業強強聯合
隨著民營企業、地方龍頭企業的崛起,基建央企以前經常壟斷或者唱獨角戲的態勢將會被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基建央企與民營企業、地方龍頭企業強強聯合的新局面。
而從《八大地方建企,誰是最強地龍》里我們可以看出,一些地方建企與央企組成聯合體并肩作戰,單個承攬項目金額達上百億已是常事。
3.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推進
2016年,建筑業國企改革試點遍地開花,中國中鐵開展內部重組,中國鐵建進行分拆上市,中國中冶要求提質增效,安徽水利選擇整體上市,中國能建采用股權激勵,上海建工實行員工持股……
2017年,伴隨政府工作的強力推進,“國企改革”進程仍將不斷加速。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此前貴州建工集團與綠地控股集團戰略重組成功的復制了綠地集團成長經驗,推動了貴州建工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企業發展、員工受益、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小編認為之前的試點經驗是否有效且可復制,是混改能否全面推進的關鍵點。
4.四庫一平臺在招投標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2016年11月30日四庫一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四庫一平臺”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全國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發布平臺,包括企業庫、人員庫、項目庫、信用庫,四庫互聯互通,以身份證可以查人員,以單位名可以查人員,以人員可查單位。作用是解決數據多頭采集、重復錄入、真實性核實、項目數據缺失、誠信信息難以采集、市場監管與行政審批脫離、“市場與現場”兩場無法聯動等問題,保證數據的全面性、真實性、關聯性和動態性,全面實現全國建筑市場“數據一個庫、監管一張網、管理一條線”的信息化監管目標。
由于業主方和評標專家對投標方資料的真偽評定難度非常大,招投標弄虛作假的情況比較嚴重。“四庫一平臺”建立后,這種情況將大大改觀,相關信息都可以很方便地查詢到。
5.“一帶一路”,中國將決勝新馬高鐵
由于存在巨大的經濟利益,以及潛在的政治考量,新馬高鐵項目從宣布之前,就已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高鐵技術方面,日本的新干線雖然已經運行了50多年,但是中國高鐵有著在高原極寒、凍土、風沙、霧霾中淬煉的豐富施工、運營經驗,同時擁有全球最大的高鐵網絡,積累了豐富的建設、運營維護經驗。因此盡管新馬高鐵可能有多國高鐵企業參與競爭,但最終會演變為中日兩國間的交鋒。
此前在中方成功競標印尼雅萬項目后,印尼方面就表示拒絕日本方提供的方案,原因在于日本的方案投資方為印尼政府,項目貸款擔保方也為印尼政府,這并不符合印尼政府對于該項目最初的計劃。所以說決勝新馬高鐵,資金是關鍵。
對中國而言,隨著國內經濟的長期快速發展,國際影響力也不斷提高,“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以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設立,中方有資金有實力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這一戰略需求,因此我們不僅預測中方將決勝該項目,且有可能成為亞投行投資的一個重點項目。
6.出現巨無霸式建企
2016年中國建筑半年訂單破萬億,創造了央企半年訂單史上最高記錄,加上預計明年基建投資量達16萬億,我們可以大膽預測2017年央企會有訂單破2萬億的巨無霸式企業出現,同時也預測中國基建的發展達到了最高點!
7.民營高鐵要么繼續控股,要么退股
鼓勵民資進入鐵路是原鐵道部一直在大力提倡的,但是民間資本卻一直對鐵路項目表現冷漠,蒙西鐵路、 川南鐵路、濟青高鐵等各地樣板工程均遭遇不同程度挫折,有的甚至無人問津。
2007年12月,京滬高鐵股份公司成立,這是高鐵第一次引入市場化的機構投資者。中鐵投代表鐵道部投資,股權占比56%,七家地方政府投資公司總計占約20%,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代表泰康人壽、太平洋保險、太平人壽等保險投資團)投資160億元,占比13.9%,為單一第二大股東;全國社保基理事會金出資100億元占8.7%。
京滬高鐵之所以能爭取到投資機構,有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加上合理的股權結構。即便如此,在京滬高鐵運營期間,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和全國社?;鹄硎聲€一度提出退股要求,一方面因為中國高鐵運營本身至少虧損在30年,另一方面鐵路“賬本不清”,社會股東難以獲得相應的話語權、分紅權,難以公平取利,簡直就是個無底洞,你說誰敢來?
2016年9月,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牽頭民企與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等正式簽訂了“杭紹臺鐵路PPP項目合作協議”,這是中國首條民營控股高鐵。
前景雖然看起來美好,但是我覺得如果沒有來自源頭的市場化改革以及配套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光靠浙江的“活躍思維”,估計也難逃“退股”之戲,咱們走著瞧。
8.川藏鐵路(天路)試驗段開工
以前我們經常開玩笑說:你咋不上天呢?這回真的是要上天了。川藏鐵路被喻為"天路"即"進藏路線",線路從東往西,可以分為成都-雅安,雅安-康定,康定-昌都,昌都-林芝,林芝-拉薩這五段。預計2030年左右建成,建成后從成都到拉薩的列車最少只需8個多小時。
川藏鐵路為分段建設,分別從兩端(拉薩、成都)向中間(林芝、康定)修建,越往中段修建難度越大。其中成都至雅安段已于2014年底開工建設;拉薩至林芝段已于2015年6月開工建設;雅安至康定(新都橋)段已于2016年1月完成可研修編;康定(新都橋)至林芝段正在開展預可行性研究工作。我們預計2017年雅安至康定(新都橋)試驗段將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