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5年中, 五大趨勢或將改變建筑業!
1
高清晰度測量和定位技術
未來,集成高分辨率圖像技術、3D掃描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和無人機技術等新技術應用,可顯著提高測量精確度和速度。
借助GIS技術補充,使地圖、圖像、測距和GPS定位等得以實現綜合應用。同時,信息可以上載到其他分析和可視化軟件,以用于項目計劃或者施工中。
由于成本顯著下降,現代信息技術越來越容易普及。例如高分辨率攝像機越來越小,也越來越輕;相比傳統直升機,工業無人機越來越快,價格也越來越便宜。
2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
BIM技術,除了能提供標準的三維空間設計參數以外,還能對工程項目各階段的工作進行優化。
01
初步建立場地模型
根據標高方格網導入地形,提前策劃整個現場的道路標高系統、排水系統、塔吊、施工升降機等其他臨建設施的布置位置。
02
施工總平面圖布置
相對比二維平面施工布置圖,三維施工布置圖更直觀,更符合施工真實情況。
03
施工階段,場地動態管理
04
進度管理
在輸入時間參數后,自動生成圖表。
05
成本管理
3
數字化技術
管理數字化,就是從現有的紙質方式向網絡化、實時共享方式轉變,以確保整個流程透明化。未來的招投標、圖紙審查、建材采購和供應商選擇、設備記錄、日進度報告,以及竣工驗收,都要通過信息共享平臺進行。
不僅如此,未來還將建立工程項目監管數據中心及大數據統計分析系統,對建筑企業實時監管,一旦有不良信息記錄,可實現多部門聯合懲戒!
另外,正在開發手機APP,將無人機航拍、紅外測量、現場監控與傳感系統相集成,能夠24小時視頻監控施工全過程。
4
物聯網和高級分析技術
人、設備在現場匯集,大量工作在現場開展,由此產生了大量的數據。國外的部分工地,已經開始實際應用物聯網、傳感和無線技術使設備連接起來,并越來越智能。
在工地現場,物聯網能使建筑機械、設備、材料、結構甚至模板和中央平臺會話以獲得關鍵性能參數。
其他設備能幫助監控工人和設備的生產效率,包括設備監控和維修、存貨管理和訂購、質量評估、能量效率管理和安全管理等。
除了物聯網外,高級分析技術也至關重要。系統收集現場數據后,通過后臺的統計分析,幫助項目團隊識別異常和潛在風險。
5
新材料、新工藝
新的建筑材料,如自修復混凝土、氣凝膠和納米材料。
新的施工方法,如3D打印和模塊化拼裝,都能在降低成本、加快進度的同時提高質量和安全。
行動建議
對施工企業而言,需要開發信息化路徑圖,以確定行動、規避風險。先采取行動的企業,更容易建立持續的競爭優勢。在技術創新和數字化應用方面的領先者,才會成為明天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