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究竟行業會往何處發展?建筑工作者的未來又在哪里?日前,中國建筑業協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建筑業改革發展經驗交流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中國建筑業協會原會長鄭一軍以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司局負責人等出席會議。在會議中倪虹指出建筑行業要培育建筑業新增長動力。這也就為我們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不久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于9月27日印發執行(國辦發〔2016〕71號)。而就在9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中重點提出“按照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要求,大力發展鋼結構、混凝土等裝配式建筑,具有發展節能環保新產業、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推動化解過剩產能等一舉多得之效。”可見國家對于裝配式建筑發展的重視程度之高。
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中國建筑業協會原會長鄭一軍以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司局負責人等出席會議。在會議中倪虹指出建筑行業要培育建筑業新增長動力。這也就為我們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二、PPP項目為企業謀發展
PPP模式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而達成伙伴是合作關系,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合作的順利完成,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推廣PPP模式,可為建筑業企業拓展生存發展空間,提供新的機遇。建筑業企業可通過PPP獲得風險可控的、穩定的、可預期的投資回報。除此以外,推廣PPP模式,為建筑業企業提供新的盈利模式。參與PPP模式,會使得建筑業企業的盈利點有所延伸和擴充,由單一的建設施工盈利方式擴展為投融資、設計、采購、運營等全鏈條盈利。不僅增加了利潤來源,還使得建筑企業盈利更具持續性。由此可看出,PPP模式將會為建筑行業帶來全新營業模式,摒棄固有以建筑建設謀利的想法,更多的是要考慮到長久盈利,對于項目進行建設、運營雙重考慮,促使建筑行業向著更好的平臺發展。
三、采取設計施工總承包方式
設計施工總承包指從事工程總承包的企業受業主委托,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竣工驗收)等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承包。
工程總承包企業對于工程的質量、安全、造價全權負責。推行總承包發展可提升項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的深度。實現設計、采購、施工個階段工作進行深度的融合,提高工程整體水平。還有利于發揮企業的技術和管理優勢,促進企業做優、做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四、營造統一開放的市場秩序
今日住建部發布各地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的公告較多,由此可看出各地政府對于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高度重視。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是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必要措施,其作用為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有利于發展信用經濟、建設統一市場、促進公平競爭、加快建筑業轉型升級。(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