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不應該只是家居建材的簡單拼湊,一定要解決住戶真正的問題。”作為齊家研究院的負責人,胡志金認為此前的互聯網家裝產品只是將裝修的環節做了簡單的打包,但如果可以做深度研究,再結合互聯網手段,是可以提供更細致的標準化服務的。他將此稱為“模塊化”。
在上海郊區的好美家裝潢建材賣場里,一位主營木門和木地板的商家告訴新一醬,每個家庭門的尺寸都不統一,量法不同都會產生誤差。所以他每次接單都必須親自上門丈量后下單到廠家定制,一趟往返通常就要花費半天的時間。
不僅是門,櫥柜等需要定制的家居產品都需要現場測量。工人到現場測量花費時間多,效率低,并且從測量到繪制圖紙再到工廠讀圖生產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誤差,而圖紙的不精確更是會導致建材的浪費。
胡志金的想法是,如果能夠根據房屋戶型數據模型直接得出櫥柜的尺寸,就不需要工廠再出圖紙了,這就能夠給客戶節約裝修時間,降低裝修成本。為了能夠給裝修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齊家研究院收集了全國戶型數據,從戶型數據中提煉出不同戶型的共性,制定標準和規范,做成模塊化設計。
模塊化設計的一個應用實例是全屋收納系統。研究院根據戶型數據建立了模型,根據新用戶的戶型和不同的客戶對于衣柜的掛衣區,抽屜區的位置和抽屜的高度等個性化要求,直接得出相應的收納系統的尺寸和設計圖,工廠直接投入生產制作環節。從現場測量、設計圖紙,與客戶確認,到工廠交接、生產這一系列傳統的過程可以被徹底改變。
生產流程改變了,模塊化設計的另一個好處是節省建材。胡志金告訴新一醬,在傳統裝修操作過程中,家裝設計師不了解收納,工廠不懂客戶的需求,材料的浪費由客戶買單,建材的浪費率很高,一張板材的利用率僅為70%。在全屋收納系統里,產品的比例重新設計,一張板材上剩余的邊料會被制成抽屜或者其他收納用品,板材的利用率可以提高到95%以上。胡志金說。
在實現了模塊化設計的基礎上,齊家從去年開始推出“一站式整裝”服務,將裝修訂單直接分發給平臺簽約的設計師和施工隊。在整個過程中,設計師利用模塊化設計工具完成設計,減少設計中的不可控因素,而施工隊也會通過一個ERP系統進行工序管理,標準化施工。目前這一套在齊家內部被稱為“2.0模式”的標準化人員體系、產品體系和系統體系正在逐步輸出給齊家平臺上的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