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建筑業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以設計標準化、生產工廠化、施工裝配化、裝修一體化和信息管理化為特征的建筑工業化成為我國建筑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生產方式的變革必然會導致商業模式的變革。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在產業鏈整合、專業化服務、設計引領、信息集成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能夠滿足建筑工業化發展的內在需求。
EPC模式對公司的能力要求更高
EPC模式即設計-采購-施工,是以向業主交付最終產品和服務為目的,對整個工程項目實行整體構思、全面安排、協調運行的前后銜接緊密的承包模式,其顯著的特點是以設計為主導。EPC模式要求總承包商在設計、采購、施工等多個領域、多個專業擁有較高的技術和管理水平。EPC模式成功的關鍵是總承包商能有效地利用其在多領域技術上的專業優勢和管理上協調、控制的豐富經驗,使項目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
EPC模式能夠發揮全產業鏈優勢
當前,采用傳統管理模式發展建筑工業化的突出問題之一就是設計、生產、施工脫節,導致市場、利益、責任三大主體分離,試車階段扯皮的情況時有發生,影響竣工。而EPC模式實現了咨詢規劃、設計、建造、管理的全產業鏈閉合,三大主體統一,目標一致、責任連帶、利益共享。
EPC模式能夠發揮專業化服務優勢
總承包商在經驗信譽、管理能力、財務融資能力、組織能力等方面具有優勢,有利于為業主提供專業化服務。在設計方面,從技術策劃、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到深化設計,貫穿始終;在BIM應用方面,構建各專業模型,可進行沖突檢測、施工模擬等;在構件生產方面,設備配置、工藝優化,提高自動化程度;在裝修方面,整體化設計安裝、工廠化集成加工,實現機電裝修一體化,最大化利用建筑材料。
EPC模式能夠發揮設計領域優勢
EPC項目中設計工作貫穿于設計階段直至竣工運行,在設計階段充分考慮采購、生產和施工要求,達到降成本、縮工期、保質量的目標,與建筑工業化的內在需求相吻合。區別于傳統現澆模式,建筑工業化要求在設計階段就考慮到生產工藝、施工工法、機電內裝以及設備采購選型等,實現設計、生產、施工三環節的聯動協作,使設計圖更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EPC模式能夠發揮信息集成優勢
傳統模式下,各階段、各專業使用的BIM軟件不盡相同,無法實現數據對接,必須重復建模,費時費力且易丟失數據。實施EPC模式的總包單位在設計環節即可推行全過程BIM模型,建筑、結構、水暖電等專業、設計、生產、施工、運維等階段都在一個模型上進行數據處理,并將BIM 模型直接導入工廠數控加工(CAM),保證BIM模型的唯一、準確、全面,提高效率,減少錯誤,真正實現信息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