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業資質管理將淡出,個人執業資格管理將完善。
完善主要要點:
1、企業資質管理是特定歷史產物,將逐漸淡出;
2、加強個人執業資格管理,建立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
1)執業資格注冊將統一管理,省級管理可能要退出;
2)執業資格相關法律陸續出臺;
3)逐步建立以執業人員為主體的工程責任保險;
4)加快執業人員誠信庫建設;
5)加快建立注冊人員相關協會組織。
關于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行政審批事項的調整一直備受社會關注,特別是針對企業資質和個人資格設置雙重審批,社會議論頗多。個人執業資格制度何去何從?
行政審批是現代國家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一種重要的事前控制手段。由于計劃經濟體制的巨大影響,行政審批在中國被廣泛運用于許多行政管理領域,對于保障、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一種國家管理行政事務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但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行政審批制度也不斷顯現出其體制性障礙的一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迫在眉睫。本世紀以來,我國政府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分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加強對行政審批權力運行的監控,推動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個人執業資格制度符合行政制度審批改革的初衷:
(一)企業資質制度與個人執業資格制度建立的時代背景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資質管理的弊端逐漸顯現,主要有:
一是資質的目的是保證工程質量,但企業資質是集體行為,工程質量發生問題時追責個人難,威懾力差,且問題企業可以改換牌子繼續經營,造成工程質量責任終身制得不到落實;
二是由于招投標條件門檻設置越來越高,一般二級(乙級)資質企業無法進入,造成市場上存在高資質企業出借資質(掛靠)的現象,干擾了市場秩序;
三是企業資質標準把執業人員數量作為企業資質升級的重要條件之一,導致執業人員出借、掛靠證書現象十分普遍,加上企業資質評審的人為因素比較多,影響了企業資質管理的公正性;
四是現行的資質管理標準帶有濃厚的部門管理色彩,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分為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勞務分包三大序列,每個序列又劃分為幾十個資質類別,過細的劃分,使得相近專業的企業能力得不到充分發揮,減少了競爭機會;
五是當企業施工業績、人員數量、自由資金、工程質量、經營管理水平發生明顯變化時,政府不能對企業資質進行有效的動態監管。
(二)個人執業資格制度符合政府職能轉變要求
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職能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政府在市場監管職能中要管好的事就是制定法律法規,完善市場規則,規范市場秩序,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等。
建立個人執業資格制度,通過資格考試保證關鍵崗位的人員具備必須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通過誠信和執業監管,強化執業人員在工程建設中的權力、義務和法律責任,建立行之有效的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對提高工程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起到積極作用。
個人執業資格制度集中體現了市場經濟公平、競爭、法治的原則,符合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
(三)個人執業資格注冊統一管理有利于市場健康發展
注冊審批是個人執業制度的重要環節,而建立執業資格制度的根本目的是執業監管。根據我國建設行業特點,執業人員隨著工程項目流動量大,跨省市執業比較普遍。目前我部個人執業資格制度注冊審批基本采取省、部兩級管理,保證了個人執業跨地區服務不受限制。
如果將一級注冊師注冊審批下放到省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有利的是能減少審批程序,縮短審批時間,提高審批工作效率;不利的是給執業人員跨地區執業監管帶來困難,一方面,執業人員在執業中產生質量事故或者違反職業道德時,省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能直接對別的省的注冊執業人員進行處罰;另一方面,省級二級注冊師注冊系統不聯網也為執業資格注冊查重帶來困難,為個別注冊人員掛靠到外單位注冊埋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