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招投標方式變革
1、國家電子招標投標試點工作
2015年7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商務部聯合印發《關于扎實開展國家電子招標投標試點工作的通知》(發改法規[2015]1544號),部署開展國家電子招標投標試點工作。
按照《通知》部署要求,電子招標投標試點分為政府綜合試點和交易平臺試點。其中,政府綜合試點根據各地區落實電子招標投標制度情況,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建設運營基礎,以及部門和地區推薦和申報,分批開展。
本批試點在總結深圳市、昆明市先行先試經驗基礎上,將試點范圍擴大到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甘肅省、廣州市、宜賓市,各部門和各地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繼續推薦和申報。交易平臺試點由各地方、有關行業協會根據《電子招標投標辦法》及其技術規范推薦,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指導下組織實施,確保公開透明規范。本批電子招標投標試點的期限為本通知發布之日起至2016年12月30日。
2、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出臺
2015年8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根據《方案》要求,2016年6月底,地方各級政府已基本完成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按文件要求做到除了平臺之外無交易。
六、生產方式變革
我國建筑業的生產方式將由傳統的生產方式向建筑工業化方式轉變。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到2020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推廣比例超過50%,綠色建材應用比例超過40%,新建建筑執行標準能效要求比“十二五”期末提高20%。裝配式建筑面積占城鎮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15%以上。
雖然目前建筑工業化因成本和技術穩定性等因素推進緩慢,但有三點原因,決定建筑工業現代化終將是歷史必然的選擇。
1)建筑工業化隨著技術的穩定成熟,成本會進一步的降低。
2)人口紅利的消失,60、70后老一代建筑工人隨著年齡增長,退出建筑市場后,建筑業若不轉型建筑工業現代化生產,將面臨無工可用,同時企業的用工成本也將進一步提高。
3)經濟發展理念的改變,經濟新常態環境下,將加強資源保護,環境治理,以創新為第一發展動力,據統計建筑運行能耗+建造能耗合計約占全社會總能耗的50%,政府必將通過提高相關資源價格的標桿進行調控,以減少總能耗,這樣也勢必導致建筑傳統生產模式成本的上升。
傳統生產方式的成本上升與工業現代化生產方式的成本下降,這是不可扭轉的發展趨勢!兩者終將在某個時間點相遇,當工業現代化生產方式下的成本低于傳統生產方式時,也是建筑工業現代化生產方式大面積取代建筑傳統生產方式的時間點。
成本趨勢模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