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候,行業一旦瘋狂就必然會出問題。”劉強東在自傳里說道,互聯網沒有違背經濟規律,任何一種商業模式都要符合傳統經濟規律,任何一種互聯網商業模式,如果不能降低行業的交易成本,提升行業交易效率,無法在質控上進行大量的創新,最后也注定是要失敗的。
2015年,互聯網家裝掀起創業投資熱潮。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國內共出現300多家互聯網家裝品牌企業,其中27家企業獲得天使輪或A輪以上融資;2016年上半年有13家企業完成新一輪融資。除此之外,行業的熱潮吸引了房地產、公裝企業跨界布局,紛紛向互聯網家裝進軍。2016年,家裝行業逐漸從萌芽期走向成長期,輕模式逐漸向重服務升級和進化,市場雖然動蕩多變,但是也有一些規律可循,億歐總結了家裝行業九大新趨勢與之共勉。
趨勢一:套餐時代將被淘汰,全屋定制或成為新寵
2015年初,廣受熱議的互聯網家裝套餐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各種姿勢各種招,各種澎湃各種飄,套餐價格從299到999不等,互聯網家裝品牌試圖利用低價的方式來奪得消費者眼球。隨著消費升級,以及用戶多樣化的需求,套餐標準化產品逐漸受到消費局限。標準套餐逐漸成為基礎服務,開始向全屋定制升級,2016年6月18日,歐派全屋定制MALL成功落地哈爾濱,歐派進入全屋定制MALL時代;7月17日,富安娜首個全屋定制家居店開業;8月26日,京東與極裝吉住戰略合作推出全屋定制健康家裝;除此之外,國安居、百變易家等家裝品牌都開始拓展全屋定制業務。
全屋定制的流行并不起于此。2015年,家居品牌索菲亞、麗維家等已經開始規劃定制藍圖。目前家裝套餐存在的問題較大,同質化嚴重,標準化產品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產品與服務的定制化是根據消費者需求來生成的,可以避免產品滯銷而導致的閑置庫存成本增加,或規模化生產導致資金鏈斷裂等。尤其是隨著資本對家裝行業認知的不斷加強,全屋定制需要更好地維持品牌運營,快速適應市場變化。
趨勢二:渠道加速下沉,行業進入寡頭高速成長期
渠道下沉是互聯網家裝品牌進行商業擴張,占據市場的重要一環。齊家網CEO鄧華金稱將在3年內覆蓋1000個城市;東易日盛在推出“速美超級家”同時也表示2016年將完成150家標準門店;愛空間今年也表示三年內城市合伙人計劃將落地120個城市,一年服務10萬個家裝用戶。
渠道下沉不僅僅適用于家裝行業,其他如零售電商、房地產等領域都在加速線下服務落地擴張。需要提醒的是,渠道下沉雖能提供一些業績增長,但是同時也帶來不小的挑戰。企業在線下進行快速擴張的過程中需要確定一個可以復制的商業模式,以及對地域化特性的管理和市場應急機制等。另外,隨著一二線城市環境競爭激烈,運營成本高,可獲取利潤空間被逐漸縮小,部分家裝品牌已將目光放在三四線城市,欲以“農村包圍城市”的姿態跑贏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