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品質
所謂的品質對于家裝用戶來講實際上是裝修前的期待、裝修中的體驗、裝修后的生活這三個部分。很多互聯網家裝公司都在宣傳它們借助互聯網技術將傳統家裝的體驗提升了一個臺階,特別是品質上的提升更是讓人們對于互聯網家裝的體驗充滿了想象。
其實,這些互聯網家裝公司所謂的“品質”并不是以上三個部分的最后一個“裝修后的生活”,而是僅僅將這種所謂的“品質”停留在了裝修前的“期待”上。從長遠來看,這種所謂的品質上的提升并不能夠觸及用戶痛點,用戶在裝修中的體驗和裝修后的生活這兩個主要方面依然面臨著諸多問題和陷阱,用戶在互聯網家裝階段依然需要更多的品質提升和改觀。
縱觀當下的互聯網家裝市場,很多公司通過一些先進的技術獎原本的設計效果圖搬到了網上,而他們口中的品質也只是停留在了這個階段,從設計效果圖的發展階段上來講,他們的這些改變只不過是將效果圖的展示方式進行了改變而已,并不能夠真正提升家裝品質,更加無法確保用戶能夠通過裝修獲得一種全新的生活。
與此同時,在家裝的過程當中,用戶雖然可以通過施工現場的監控能夠實時監測施工現場的行為,但是這個創新點在實施的過程當中并不如家裝公司描述的那般美好,很多現場監控形同虛設,施工工人在裝修現場同樣可以“為所欲為”。
“裝”材料
對于很多家庭來講,家裝始終都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而花費同樣是不能通過價格進行嚴格衡量。有些家庭的裝修可能需要幾萬,有些家庭的裝修可能需要幾十萬,有些家庭的裝修可能需要上百萬。家裝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區別,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裝修材料上的差異。
很多所謂的互聯網家裝公司將供應鏈的優化和提升看作是壓縮價格的一個成本,并將F2C的直供模式看作是達成這一目標的唯一法寶。但是,對于用戶來講,所謂的材料成本上的壓縮并不能夠代表整個家裝價格得到了壓縮。很多用戶選擇互聯網家裝公司發現,這些家裝公司的價格其實并不比傳統家裝公司便宜很多,甚至有些比傳統家裝公司還要昂貴。
以價格低廉為肇始的互聯網家裝公司并不能夠將用戶的家裝成本降低多少,那些選擇互聯網家裝的用戶非但沒有因為選擇互聯網家裝公司減輕多少成本,反而因為選擇了互聯網家裝公司花費了更多的成本,這對于用戶來講,原有的痛點非但沒有降低,反而開始增加,這對于他們來講無疑是一個新的“陷阱”。
以“裝”體驗、“裝”材料、“裝”品質為代表的互聯網家裝公司顯然無法給體驗至上的家裝行業帶來切實的改變,而所謂的以提升用戶體驗為主的互聯網家裝公司最終仍然會將用戶帶入到新的家裝“陷阱”之中。
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面對如此龐大的用戶規模,互聯網家裝時代的到來已經無可避免。然而,距離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家裝公司依然有很長的道路要走。盡管以土巴兔、齊家網和愛空間為代表的互聯網家裝公司早已開始試水市場,并憑借各自特長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的發展道路,但是距離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家裝依然有很長的道路要走。那么,未來互聯網家裝究竟還有多少方面需要改觀呢?面對全新的市場,互聯網家裝公司又將會從哪些方面著手呢?在我看來,主要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以優化體驗為基礎的新技術應用才能讓用戶體驗得到改觀。當下的互聯網家裝公司似乎都在講究體驗,在講究體驗的同時又都是在強調新技術和新應用對于用戶體驗改觀起到的作用。然而,真正讓用戶感受到體驗改觀的互聯網家裝公司卻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這些互聯網家裝公司缺少了用戶和施工方兩端的習慣培養,最終導致這些新技術和新應用根本無法對當下的家裝體驗產生有益的影響。
以設計為例,盡管現在很多家裝公司都將傳統的圖紙呈現變成了在線呈現,但是這種呈現方式并不能給用戶帶來本質性的影響,甚至一些用戶面對全新的圖紙展示方式往往是一頭霧水,很多原本需要設計師精心設計和考量的細節被新技術所代替,這種情況非但沒有給用戶體驗帶來本質性的影響,反而會對用戶體驗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