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所有“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一樣,互聯網家裝的發展同樣經歷了一個從萌芽到繁榮,再從繁榮到回歸理性的過程。同其他行業不同的是,互聯網家裝公司并不能夠向“小而美”的方向發展,相反的,涉及到眾多行業和領域的互聯網家裝公司則顯得更加沉重。
作為一個涉及到諸多領域的行業,互聯網家裝從來就沒有逃離過資本和行業關注的目光。這些關注除了對家裝行業本身充滿了期望之外,更多的是他們對于這個行業背后巨大市場潛力的期許。
涉及多個行業、牽扯成千上萬個家庭、復合多種技術、集聚多種人才,互聯網家裝行業同傳統家裝行業一樣,同樣成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一個行業。作為一種與衍生于當下互聯網技術的行業,互聯網家裝行業同樣沒有徹底擺脫家裝行業的“標簽”,一些家裝行業較為濃重的標簽依然在互聯網家裝行業的身上有著非常鮮明的顯現。
重施工、強體驗、用質量說話。這些標簽注定讓互聯網家裝變得并不平凡,同樣也不會是“互聯網”與“家裝”兩種行業的簡單相加和堆砌。它應當具有更多的內涵和屬性,更加能夠給人盡可能多的體驗。
然而,互聯網家裝的發展方向并沒有朝著人們對其既定的方向發展,更多的是“換湯不換藥”的“原地踏步走”。很多傳統家裝公司為了能夠應對家裝用戶朝著互聯網端轉移的風險,似乎都在打著互聯網家裝的旗號,做起了傳統家裝的生意。這無論是對于互聯網家裝本身,還是對于用戶本身來講都具有非常嚴重的傷害。
同所有的傳統行業一樣,如果自身的體驗和整個模式上并無太多改變的話,并不能夠說明這個行業已經與傳統行業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和聯系。互聯網家裝同樣如此。盡管一些家裝公司聲稱自己就是“互聯網家裝”公司,但是它們依然在做著傳統家裝的事情。用戶在傳統家裝的泥淖中痛苦掙扎,而隨之而來的互聯網家裝公司有給了他們當頭一棒。
“裝”體驗
作為一種衍生于互聯網的全新事物,互聯網家裝主打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體驗與傳統家裝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很多深諳此道的互聯網家裝公司同樣以體驗作為切入口以提升用戶在整個家裝過程的體驗。作為提升這種體驗的關鍵一環,將現場監工轉移到網上成為很多家裝公司所為的“殺手锏”。
然而,這些所謂的互聯網家裝公司恰恰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用戶為什么會去監工?用戶想要通過監工獲得什么?而不是硬生生地將監工從線下遷移到線上。其實,用戶之所以會去監工,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于裝修流程的不安心,對于施工質量的不放心,對于裝修公司的不信任。用戶通過監工就是想要真真切切地看到施工質量,確保自己花錢裝修完的東西能夠獲得一種優越的生活。
同用戶進行監工的初衷不同,互聯網家裝公司只是將體驗作為一種吸引用戶關注的所謂的“創新點”。互聯網家裝公司之所以會提出這個創新點,其中很大程度上是要將“體驗”當做一個產品賣點,并以此來的吸引更多的用戶簽單,并以此獲得新一輪的發展。以噱頭為本質的“裝”體驗顯然無法觸及用戶痛點,用戶依然在裝修的泥淖中掙扎,而且這種痛點同傳統家裝相比并沒有太多改觀和提升,甚至還有加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