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歐整理了《2016年1-6月互聯網家裝融資信息匯總》發現,原本備受資本關注及行業者熱議的互聯網家裝在這半年時間里落寞得太過明顯,據不完整統計,2016年1-6月互聯網家裝獲得融資共13家,融資金額總計不超6億元。
不知覺地2016年已過去一半,億歐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了《2016年1-6月互聯網家裝融資信息匯總》,發現原本備受資本關注及行業者熱議的互聯網家裝在這半年時間里落寞得太過明顯,具有代表的行業知名投資機構也鮮有聲音。據不完整統計,2016年1-6月互聯網家裝獲得融資共13家,融資金額總計不超6億元。
當企業叫囂融資難,大眾便開始廣宣資本寒冬。資本收場,互聯網家裝熱潮驟冷,行業焦慮,市場開始出現錯誤認知,讓原本助力行業發展的資本方成了決策市場是否可挖掘的軍師。過分依賴資本供氧,企業本身造血能力下降,當“資本寒冬”成了企業逃避或者給失敗者新賜的借口后,最終迎來的可能是真正的“企業寒冬”。
通過以上表格,不難發現:
1)以個人方式投資比例增加。從融資機構來看,以經緯中國、紅杉資本、高榕資本、執一資本為代表的數十家知名投資機構處于觀望期,但意外的是涌現了一批似乎對家裝深有研究的人民幣投資人,投資金額也隨之越來越理性;
2)資本寒冬并未影響新銳企業發展。家裝是深度垂直的重服務,國內群眾DIY動手能力遠不足外界,加上本身工序復雜,裝修期冗長,集合它的屬性才一直備受創業者青睞。種子輪融資額度減少是一定的,但相對于剛起步的互聯網家裝來說,沒有大盤子可抗,自然就談不上資本寒冬。
3)市場軌道開始駛向互聯網家裝后產業鏈。根據融資企業運營業務得知,家裝后產業鏈如家裝后市場、軟裝、第三方監理平臺獲得融資占比為62%,這不僅是風口趨向,更多的是市場多元化發展的嘗試。一旦資本關注度駛向后產業鏈,也將驅動行為消費,同時表明互聯網家裝已進階到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