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到要鼓勵建筑企業裝配式施工,現場裝配。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標準和質量……政策東風頻吹,未來十年,裝配式建筑或將迎來屬于自己的時代。
隨著裝配式建筑的崛起,傳統的建造方式、運營模式、建造理念或將遭到顛覆,建筑業將迎來一場變革。
建造方式之變:
從“秦漢磚瓦”到“預制構件”
裝配式建筑與傳統建筑究竟有什么不同?在山東省即墨市移風店鎮上泊村,有一個該市首個農村裝配式建筑項目,規劃建筑面積約為8.7萬平方米,總共安置580戶。該項目采用鋼框架結構加三板一柱新型建筑體系,房子的墻面和屋面都沒有使用傳統農村建筑使用的普通青磚和黑瓦,墻面、屋面都是大塊建材形成的整體預制件,屋面、門框處使用了鋼結構建材……與傳統農村建筑沿用千年的"秦磚漢瓦"的舊模式有很大不同。
其實,從"秦磚漢瓦"到"預制構件", 裝配式建筑帶來的不僅僅是建筑外形的變化,更是建造方式的一場革命。專家指出,裝配式建筑是用預制的構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與傳統建造方式相比,裝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受氣候條件制約小,節約勞動力并可提高建筑質量。其特點就是"搭積木" 式造房子,流水線上"生產"房子。
那為什么要發展裝配式建筑呢?傳統建造方式有哪些弊端?中國建筑業協會會長王鐵宏分析指出,我國現有的建筑技術路徑(稱之為傳統技術)形成于1982年,即鋼筋混凝土現澆體系,又稱濕法作業,客觀上講,雖對城鄉建設快速發展貢獻很大,但弊端也十分突出,比如:鋼材、水泥浪費嚴重;用水量過大;工地臟、亂、差;有質量通病,開裂滲漏問題突出等等。所以王鐵宏認為,變革傳統建造方式,發展裝配式建筑是節能環保的需求。
"搭積木"式造房子究竟好在哪里?上海市住總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的裝配式建筑構件車間工人劉紅兵有自己的切身體會:"我的叔伯輩有不少人出來做建筑工,他們的工地上臟亂差,樓層高了還有危險。但我們做的'搭積木'式的裝配式建筑,不僅不怕風雨,更讓工地干干凈凈,粉塵、泥漿等污染物也大大減少。"萬科集團某工程項目負責人孫棟杰表示:"裝配式建筑就是在車間里造高樓大廈。因為構件全在車間生產,其質量穩定、有保障,大大超過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的工地現場操作。而且,采用裝配式技術,窗玻璃和窗框可以從出廠時就結為一體,比現場安裝更少滲漏。另外,兩年的項目,至少可以提前三個月交付,而所需的工地現場人工要比傳統建造方式減少30%。"
國內裝配式建筑施工領先企業--遠大住宅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劍十分肯定地說:"與傳統手工建筑方式不同,裝配式建筑講究的是工業標準化的建筑理念,最終將傳統建筑模式升華為制造業的管理模式。所以從'秦磚漢瓦'到裝配式建筑,這必將是一場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