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建筑裝飾的上游行業,建材家居與房地產市場聯系緊密。2015年房地產政策持續寬松,但樓市整體上并未出現成交量大漲現象,全年國房景氣指數低位運行于2014年之下。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12月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為90.90,環比下降5.13點,同比下降14.96點。全國建材家居市場整體表現為需求不足、市場低迷,2015年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全年累計銷售額約為10849.1億元,同比下降9.98%。
圖2:2014-2015BHI與國房景氣指數對比圖
我國建材家居業在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產能過剩的矛盾日漸突出。傳統產業中的水泥、平板玻璃、建筑衛生陶瓷等多數傳統產業已經產能過剩,市場空間容量有限,資源、能源、環境的約束性和發展方式的不可持續性,決定了其發展的局限性。2015年水泥產能有35億噸,銷售量僅為23.5億噸,且價格經歷連續26個月下跌;全國平板玻璃產量為73863萬重量箱,同比下降8.6%,但產能利率在69%左右,較去年降低10%,而平板玻璃產能利用率合理區間為80%-90%;陶瓷企業產能過剩引發“倒閉潮”,僅珠三角地區就有12家知名陶企倒閉。產能過剩使傳統建材價格不可避免的呈現下降趨勢,由于上游供給價格的持續下降,導致建筑裝飾行業的營業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近兩年均有小幅上升。
中國建材家居行業缺乏可持續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進入門檻低、市場集中度低、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無序等方面,隨著市場的競爭加劇,家居建材行業必將朝專業化、細分化方向發展。在“互聯網+”時代,家居建材行業也迎來了創新升級的機遇。一方面電子商務業態減免了供銷渠道的中間環節,節省了實體店、店面導購等大量硬件成本,直接提升利潤空間;另一方面,網絡開拓全新的銷售渠道,覆蓋面廣、流通速度更快,有利于渠道管理及低成本的品牌建設和推廣。
2015年伴隨著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成熟,智能家居行業進入發展初期,前景廣闊。智能家居具有便捷、安全、高效等特點,在營造舒適安全便利的生活環境,未來對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將起到極大的作用。但由于目前智能家居行業尚存在產品功能華而不實、價格高昂、行業標準不統一、用戶隱私泄露等問題,短期內難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