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家裝,有賺錢的嗎?
裝修行業一直存在著生產不規范、質量問題、供給雙方信息不平衡、消費者缺乏信任、后續保障服務跟不上等痛點。一年前,北京萬科和鏈家合作成立了一家裝修公司,嘗試借助他們的大品牌出身、精工品質和嚴格品控將家裝行業的痛點一一擊破。
但萬科鏈家一直未能盈利,且他們當下的目標也是在 15 萬家裝修公司中活下去,到今年 3 月底,萬科鏈家做到了每月 500 單的成績(而整個北京市場中,一年 5000 套即可成為行業銷冠)。同樣的問題互聯網家裝公司也要面對。在各類傳統家裝、互聯網家裝用不同的模式和方向切入到這個萬億級市場時,互聯網家裝紛紛表示自己的目標是改變消費理念、降低供應鏈成本、提高家裝效率。我們先來看看大家都是怎么做的。
專注信息和交易撮合模式。
以土巴兔和優裝美家,都是建立平臺,讓不同規模的第三方裝修公司進駐后為業主提供服務,只是家裝公司的檔次和標準不同,前者像淘寶,后者像天貓。
設計平臺模式。
“延展”設計類也是這兩年為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誕生的,在線工具可快速生成效果圖及裝修預算。此類商業模式的出發點是讓設計師主導整個裝修過程,串起后續的采購和施工。
家裝電商模式。
由綜合電商成熟以后,開始轉移目光,家裝就是電商看中的一個方向。有 IT 和互聯網的介入,能實現品牌集中度,提升效率。
直通工長模式。
新浪搶工長以工長作為整個裝修流程中的主導,打破傳統家裝行業潛規則,整治亂收費,去掉不必要的提成,減少門店運營費用。
互聯網家裝生態圖譜(丁祖昱評樓市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