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作者對網友的一些問題的解答,同樣值得大家參考。
國企四五年就能成總工?
我不亂說,在國企工程單位如果4~5年在一線混不到技術部級就不要在這里考慮發展了。我是總工,并且干了快一年了。現在在總工這個位置上的大都是我這個年齡段,我上面說過了在一線只要不是項目經理級別的就別把自己當回事??偣ぶ荒苷f干的活輕松點,能在上面說說話了,在別的方面不能準確定位自己,太當回事就完了。永遠記住,工程單位的法人是項目經理,他才是老大。
本科財務管理,在工地有前途嗎?
說實話,財務屬于三總師范圍,不累(除了年底結算、和審計時期)、人少升遷快、灰色收入……屬于三總師的范圍自己想吧!還有我說過了,這里不是我能決定你的前途和未來,關鍵在于你自己,你適不適合這樣的環境,我不好說。
為啥領導不怕新員工走?
1.正式工的招聘是由總局主管,這里指的是正規合同招聘制度,可不是亂七八糟的勞務派遣公司。
2.新員工來到這里的基本工資系數是小等于1.0的,也就是說是一年的試用期。在試用期內人員流失的現象最為普遍,同樣在這一年的試用期內,新員工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施工技術。這很簡單:搞工程不是書本的知識,它是現場經驗的積累,你永遠不可能從書本上找到實際施工發生的情況。
3.工程是非同步進行,這里缺人了,不代表所有項目都缺人。就會有閑置的項目,可以從閑置的項目抽人過來。培養一個拿得起放的下、能獨當一面的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對任何一個項目來說都是要花費心血的。同樣,一個老技術人員能擺平的事,為啥要10個剛畢業的毛頭小子來做?錢花了10倍,效果也許只有1/10。這就是為啥不怕新人離開的原因。
4.國有工程企業現今風氣低下,少有傳幫帶的意識。更有甚者存在“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想法。但公司不從根本上解決,只是減少正規招聘人員的數量,多從下屬中專、技校中招收子弟學生。既減少了開支,又有人干活。因為全體人員都知道,國家不會叫這么大的國企輕易倒閉。
如果你還是想不明白,我建議你隨便打開一個工程類招聘網站,看看里面對中高層管理者的要求(不要去看施工員一類的招聘,干了這么久跳出去還是干施工員,還不如回來混日子)。要求的幾條就是:同類或者大型工程干過多長時間的限制,年齡限制,職稱的限制,資質(國家一級注冊XX師的限制。你說我們怕老的跑還是新的跑?就這幾個限制,新人能跑到哪里去?
你說的“國企中存在裙帶、子弟等亂七八糟的關系,但是,一樣存在一些既沒有關系,又上不去的人,這波人因為工作經驗和閱歷等,在所在公司擁有一定的實力和影響力,所以,作為公司管理層,往往需要新員工來瓦解這部分人。也就是說,比如一個人不斷要求加薪或升職,但是已經沒有發展空間,權利制衡下,管理層就會通過利用新員工平衡......”
這些我也明白,甚至叫我想起了剛參加工作的我。那時深惡痛絕這類人,但是樹大根深,現在的我只是重復著原先總工的工作(他那時是使我最痛苦的人),不是我不敢,是我不能。這是體制問題,管理層默認的制度。我們泛泛之輩無法與大方向做斗爭,國企施工單位關注的是部分人的利益,不到生死存亡之際,他們是不會考慮企業的發展和去向。最重要的是,我對自己的工作現在感到滿足,手下有能干的老員工和幾個閑養的子弟。誰咋樣,我心里和明鏡一樣。我有時真害怕這幾個挑大梁的走掉,但是又能咋辦??不要給我出差錯就好。我想當時我的老領導,一定和我現在有同樣的想法。
作者結語
真不知道該說啥:這里有體會者說我說到了心坎里。
沒有體會者,說我胡編亂造。
可愛者,說我文筆不行。
位高者,勸我再接再厲。
懷疑者,不斷質問。
更有甚者一定要咬著我總工的頭銜不放。
不管怎么說,都要對各位說聲感謝。首先,若您不是我們這行業的請勿要拆臺,隔行如隔山。本人文筆不堪是真,擔任小小的項目總工是真,我從文章開始就說不要把小小的項目總工太當回事,我不是高工,去年剛剛參加一建考試,我也不是科級。請不要把職位和技術頭銜對等。我今年28歲,我參與過京滬高鐵和大西客專的建設。我這篇文章只是告訴單位現狀,從未有過對自身的炫耀和夸贊。如有夸贊和炫耀,請從我前面文章中選出,歡迎批評指正。對于新人是擺正事實,不要來了走,走了來,對單位和個人造成損失。我不曾炫耀,望君勿要嘲笑。我是對新人關于工作環境的直述。如果一定在文筆和總工的真假上浪費筆墨,就是去了我的本意。